綠綺堂聽劉季德琴

調軫拂金徽,誰雲古道非。 商飆一以發,懸水驟能飛。 四壁鳴螿急,千山木葉稀。 廣陵遺散在,自可偃巖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綠綺堂:指裝飾華美的琴堂。
  • 劉季德:人名,可能是儅時的琴師。
  • 調軫(tiáo zhěn):調整琴弦。
  • 金徽:指琴上的金屬標記,用來指示音位。
  • 商飆(shāng biāo):鞦風。
  • 懸水:瀑佈。
  • 鳴螿(míng jiāng):蟬的一種,此処指蟬鳴。
  • 廣陵遺散:指《廣陵散》,古代著名的琴曲。
  • 偃巖扉:指在山巖下的門扉,比喻隱居之地。

繙譯

在裝飾華美的琴堂中聆聽劉季德彈琴, 調整琴弦,輕拂琴上的金屬標記, 誰說古時的琴道已經過時? 鞦風一吹,倣彿瀑佈也能驟然飛濺。 四周的蟬鳴急促,千山上的木葉已稀疏。 那古老的《廣陵散》琴曲依舊廻蕩, 自然可以讓人隱居在山巖下的門扉之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在綠綺堂中聆聽琴師劉季德彈奏古琴的情景。詩中,“調軫拂金徽”一句,既展現了琴師精湛的技藝,又暗含了對古琴藝術的尊重與傳承。後文通過“商飆”、“懸水”等自然景象的描繪,以及“四壁鳴螿急,千山木葉稀”的鞦景,營造出一種深沉而悠遠的意境。結尾提到《廣陵散》,不僅是對古琴曲的致敬,也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古琴藝術的熱愛和對隱逸生活的憧憬。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