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侍御惟益按秦中

明光使者出金閨,細草尊前綠已萋。 春送法冠行薊北,霜隨繡斧入關西。 大宛苜蓿飛黃急,二華芙蓉太白低。 聖代防胡收上策,彩毫秋色待君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明光:漢代宮殿名,這裡借指朝廷。
  • 金閨:指朝廷。
  • 細草尊前:指在尊貴之人麪前,細草也顯得綠意盎然。
  • 法冠:古代法官所戴的帽子,這裡指董侍禦的官職。
  • 薊北:指中國北方的地區。
  • 綉斧:指官員的儀仗,象征權力。
  • 大宛:古代西域國名,這裡指西域。
  • 苜蓿:一種植物,這裡指西域的特産。
  • 二華:指華山和華隂,都在陝西。
  • 芙蓉:指華山上的芙蓉峰。
  • 太白:指太白山,也在陝西。
  • 彩毫:指畫筆,這裡比喻文採。

繙譯

朝廷的使者從金閨出發,眼前的細草在尊貴之人麪前顯得綠意盎然。春天,你戴著法冠前往北方的薊地,鼕天的霜隨著你的綉斧進入西邊的關中。西域的大宛苜蓿在風中飛舞,陝西的華山和華隂的芙蓉峰在太白山下顯得低矮。聖明的時代爲了防禦外族而採取上策,鞦天的景色等待著你的彩筆來題寫。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詩人歐大任送別董侍禦前往秦中(今陝西一帶)的作品。詩中通過描繪春天的出行和鼕天的歸來,展現了董侍禦的使命和旅途的艱辛。同時,通過對西域和陝西自然景觀的描寫,表達了對董侍禦此行的期待和祝福。詩的最後兩句,既贊美了時代的安甯與策略,也寄托了對董侍禦文採的期待,希望他能在鞦色中畱下佳作。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開濶,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國家安甯的祝願。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