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陳荔浦高隱圖

茂宰辭官意獨偏,拂衣解印是何年。 朗陵宅表高陽裏,彭澤歸求下噀田。 但學庚桑畏逃壘,非因浪泊看飛鳶。 問君種秫今多少,共理耕鋤隴上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茂宰:指陳荔浦,意爲茂盛的官職。
  • 辭官:放棄官職。
  • 拂衣:揮動衣袖,表示決絕。
  • 解印:交還官印,即辭去官職。
  • 朗陵:地名,此處指陳荔浦的故鄉。
  • 高陽裏:高雅的居住地。
  • 彭澤:地名,此處指陶淵明的故鄉。
  • 下噀田:下等的田地,指歸隱後的生活簡樸。
  • 庚桑:古代隱士,此處指陳荔浦。
  • 畏逃壘:害怕逃避世俗的紛擾。
  • 浪泊:隨意漂泊。
  • 飛鳶:飛翔的老鷹,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 種秫:種植高粱,指農耕生活。
  • 耕鋤:耕田和鋤草,指農活。
  • 隴上煙:田野上的炊煙,指田園生活。

翻譯

陳荔浦這位茂盛的官員,他放棄官職的心意是多麼獨特,揮動衣袖,交還官印,那是何年何月的事呢?他的故鄉朗陵,被標榜爲高雅的居住地,就像陶淵明歸隱後尋求簡樸的下等田地一樣。他學習古代隱士庚桑,害怕逃避世俗的紛擾,而不是因爲隨意漂泊去看飛翔的老鷹。請問你現在種了多少高粱,我們一起整理耕鋤,享受田野上的炊煙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陳荔浦辭官歸隱的情景,通過對比他的故鄉和陶淵明的故鄉,表達了詩人對歸隱生活的嚮往和讚美。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朗陵」、「高陽裏」、「下噀田」等,展現了歸隱後的田園風光和簡樸生活。最後兩句直接詢問陳荔浦的農耕情況,並邀請他一起享受田園生活,體現了詩人對友人歸隱生活的認同和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厭倦和對自然生活的渴望。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