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吳叔行宰會稽

薊門秋送使君驂,欲別尊前立馬談。 可但桃花栽縣裏,尚令竹箭滿江南。 稽香官路雙馴雉,桑綠人家五熟蠶。 報政誰如西候早,建章青瑣引朝簪。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薊門:古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
  • 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 (cān):古代指駕在車兩旁的馬,這裏指馬車。
  • 尊前:酒杯前,指餞行時。
  • 立馬談:即刻停馬交談。
  • 可但:豈止,不僅僅。
  • 竹箭:比喻優秀的人才。
  • 稽香官路:指會稽的官道。
  • 馴雉:馴服的雉鳥,比喻賢能的官員。
  • 五熟蠶:指蠶繭五次成熟,比喻豐收。
  • 報政:報告政績。
  • 西候:西方的時令,這裏指會稽。
  • 建章:漢代宮殿名,這裏泛指宮殿。
  • 青瑣:古代宮門上的一種裝飾,這裏指宮門。
  • 朝簪:官員上朝時所戴的簪子,這裏指官員。

翻譯

在薊門的秋日,我送別使君的馬車,餞行時我們即刻停馬交談。 豈止是在縣裏栽種了桃花,更是讓優秀的人才遍佈江南。 會稽的官道上,賢能的官員如馴服的雉鳥,綠桑人家豐收如五熟蠶。 報告政績,誰如會稽的時令早,宮門引見朝官,建章宮中青瑣輝煌。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詩人歐大任送別吳叔行赴會稽任縣令時所作。詩中,「薊門秋送使君驂」描繪了送別的場景,而「欲別尊前立馬談」則表達了臨別時的不捨與交談。詩中通過「可但桃花栽縣裏,尚令竹箭滿江南」來讚美吳叔行的政績和人才的培養。後兩句「稽香官路雙馴雉,桑綠人家五熟蠶」則進一步以會稽的繁榮景象來預示吳叔行未來的政績。最後兩句「報政誰如西候早,建章青瑣引朝簪」則表達了對吳叔行早日報政、升遷的祝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表達了對友人的深情,也寄寓了對國家政治的美好期望。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