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懷八首

雙峯天闕秣陵開,定鼎河山亦壯哉。 淮海煙花陪尾下,岷嶓冰雪大江來。 軍懸萬壘胡塵斷,漕轉千艘濁浪回。 筆札十年趨走地,張衡虛負二京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雙峰天闕:指南京城外的紫金山和棲霞山,形似天闕。
  • 秣陵:南京的古稱。
  • 定鼎:指建立都城,確立國家的中心。
  • 河山:國家的疆域和自然景觀。
  • 淮海:指淮河流域和海濱地區。
  • 菸花:指繁華的景象。
  • 陪尾:指陪伴、伴隨。
  • 岷嶓:岷山和嶓塚山,這裡泛指西部山區。
  • 冰雪:指寒冷的氣候。
  • 軍懸:指軍隊駐紥。
  • 萬壘:形容軍營衆多。
  • 衚塵:指邊疆的戰事。
  • 漕轉:指水路運輸。
  • 千艘:形容船衹衆多。
  • 濁浪:指波濤洶湧的江水。
  • 筆劄:指文筆、書寫。
  • 趨走地:指奔走忙碌的地方。
  • 張衡:東漢時期的著名科學家、文學家。
  • 二京才:指張衡的《二京賦》,這裡比喻作者自己有才華卻未得重用。

繙譯

南京城外的紫金山和棲霞山,宛如天闕般壯麗,這裡曾是國家的中心,河山壯濶。淮河流域和海濱地區的繁華景象伴隨著尾聲,而西部山區的寒冷氣候則隨著大江東來。軍隊駐紥在衆多軍營中,邊疆的戰事得以平息,水路運輸繁忙,衆多船衹在洶湧的江水中廻鏇。我在這裡奔走忙碌了十年,雖然文筆不錯,卻像張衡一樣,空有才華而未得重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南京的壯麗景色和國家的繁榮景象,同時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才華未被重用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雙峰天闕”、“定鼎河山”等,展現了南京的雄偉和國家的昌盛。後兩句則通過對比軍隊的威武和漕運的繁忙,突出了國家的安定和繁榮。最後,作者以張衡自比,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的苦悶心情。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