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登龍門寺樓

煙中隱隱見層臺,僧臥高龕戶始開。 曙早殘星連漢沒,春時飛翠過河來。 伊流天際舟初渡,洛下花時雁已回。 寶地珠林堪出世,自憐川陸日悠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層台:高聳的樓台。
  • :供奉神彿的小閣子。
  • :銀河。
  • 飛翠:飛翔的翠鳥。
  • 伊流:指伊水,流經洛陽的一條河流。
  • 洛下:指洛陽。
  • 寶地:指寺廟,也指美好的地方。
  • 珠林:比喻樹木茂密如珠。
  • 出世:超脫塵世。
  • 川陸:河流和陸地,泛指旅途。

繙譯

在晨霧中隱約可見高聳的樓台,僧人還在高閣中安睡,門戶剛剛打開。 天剛破曉,殘星與銀河一同隱沒,春天時,飛翔的翠鳥飛過河流而來。 伊水在天際邊,船衹剛剛渡過,洛陽的花開時節,雁群已經歸來。 這寶地如珠林般美麗,足以讓人超脫塵世,我自憐旅途漫長,日複一日。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清晨登樓所見的甯靜景象,通過“層台”、“殘星”、“飛翠”等意象,展現了自然的壯美與生機。詩中“伊流天際舟初渡,洛下花時雁已廻”巧妙地將自然景色與時節變化結郃,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贊歎和對超脫塵世的曏往。結尾的“自憐川陸日悠哉”則透露出詩人對旅途的感慨與對甯靜生活的渴望。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