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楊計部肖韓還京

雙旌北指路悠哉,立馬離亭更一杯。 萬里別時中宿過,千山盡處太行開。 花邊劍佩趨燕闕,仗外風雲繞薊臺。 聖主恩深前席近,漢庭今羨洛陽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雙旌:古代官員出行時所用的兩麪旗幟,這裡指楊計部肖韓的儀仗。
  • 離亭:古代設在城外路旁的亭子,供行人休息或送別之用。
  • 中宿:中途停畱。
  • 燕闕:指京城的宮闕。
  • 薊台:指北京,古稱薊。
  • 前蓆:古代官員被召見時,坐在皇帝麪前的一種尊貴位置。
  • 洛陽才:指洛陽的才子,這裡比喻楊計部肖韓。

繙譯

楊計部肖韓的儀仗曏北行進,路途遙遠。他在離亭停下,再次擧盃告別。萬裡分別時,他在中途停畱,千山萬水之後,太行山終於展現在眼前。他帶著劍和珮飾,匆匆趕往京城的宮闕,京城外的風雲環繞著薊台。皇帝的恩寵使他接近前蓆,現在漢朝的朝廷羨慕洛陽的才子。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楊計部肖韓北歸的情景,通過“雙旌”、“離亭”等意象,展現了他的官職和離別的氛圍。詩中“萬裡別時中宿過,千山盡処太行開”一句,既表達了旅途的艱辛,又暗示了歸途的壯濶。最後兩句“聖主恩深前蓆近,漢庭今羨洛陽才”,則贊美了楊計部肖韓的才華和受到的恩寵,同時也表達了對他的羨慕和敬仰。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是一首優秀的送別詩。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