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幸太學

皇穹祚大寶,聖睿膺圖籙。 函夏塵不飛,王道清以穆。 兵銷九塞烽,貢疊諸蕃轂。 白虎開經帷,臺保日啓沃。 卜晨臨闢癰,甘雨沾霢霂。 皮弁祭菜來,贊謁勤史祝。 合樂磬管鏘,明禋豆登馥。 警蹕御彝倫,橋門列貂玉。 延胄詔大胥,坐講冠衿肅。 賜賚及師儒,觀光許麋濮。 宣諭弘世風,化成萬方睦。 臣奏鎬京詩,昌明頌嘉福。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皇穹:指天。
  • :賜福。
  • 大寶:指帝位。
  • 聖睿:指皇帝的聖明。
  • 膺圖籙:接受天命。
  • 函夏:指中國。
  • 王道:指君主的德政。
  • :和美。
  • 九塞:指邊塞。
  • 貢疊:指各地的貢品。
  • 諸蕃:指各少數民族。
  • :車輪,這裏指貢品。
  • 白虎:指白虎殿,古代宮殿名。
  • 臺保:指朝廷重臣。
  • 啓沃:開導,輔佐。
  • 闢癰:指學校。
  • 霢霂:小雨。
  • 皮弁:古代的一種帽子。
  • 贊謁:贊禮,主持儀式。
  • 史祝:古代的史官和祝官。
  • 磬管:指樂器。
  • 明禋:指祭祀。
  • 豆登:古代祭祀用的器具。
  • 警蹕:指皇帝出行時的警衛。
  • 橋門:指學校的大門。
  • 貂玉:指官員的服飾。
  • 延胄:指學生。
  • 大胥:指學校的官員。
  • 冠衿:指學生。
  • 賜賚:賞賜。
  • 師儒:指教師。
  • 觀光:指參觀學習。
  • 麋濮:指學生。
  • 宣諭:宣佈教誨。
  • 弘世風:弘揚世間的風氣。
  • 化成:教化成功。
  • 鎬京詩:指歌頌京城的詩。
  • 昌明:興盛。
  • 頌嘉福:歌頌美好的福祉。

翻譯

天賜福於帝位,聖明的皇帝接受天命。 中國的塵土不再飛揚,君主的德政和美。 邊塞的烽火熄滅,各地的貢品不斷。 白虎殿中開啓經帷,朝廷重臣日日輔佐。 皇帝親臨學校,甘雨滋潤大地。 戴着皮弁來祭菜,史官和祝官勤勉主持儀式。 合樂聲中磬管鏘鏘,祭祀時豆登香氣四溢。 皇帝出行警衛森嚴,學校大門前官員列隊。 皇帝召見學生,坐下講解時學生肅穆。 賞賜給教師,允許學生參觀學習。 宣佈教誨弘揚世風,教化成功使萬方和睦。 臣下奏上歌頌京城的詩,歌頌興盛和美好的福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皇帝親臨太學的盛況,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現了皇帝的聖明和德政,以及學校教育的莊嚴和重要性。詩中「皇穹祚大寶」、「聖睿膺圖籙」等句,表達了皇帝受命于天的神聖性。「函夏塵不飛」、「王道清以穆」等句,描繪了國家的安定和繁榮。「駕幸太學」、「賜賚及師儒」等句,體現了皇帝對教育的重視和對學子的關懷。整體上,詩歌語言莊重,意境宏大,展現了明代皇帝的威嚴和對教育的推崇。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