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考功歸來亭

祥麟不遊魯,威鳳曾鳴岐。 被褐懷其寶,我貴希所知。 疇昔有作者,柴桑儼前師。 薄仕見微志,貞遁亦勿疑。 種秫非可待,採菊以當飢。 寧因五斗故,束帶見小兒。 斯人今則鮮,千秋歸來辭。 莆中古介士,忤俗而見幾。 天曹豈不榮,所思木蘭陂。 鸒斯飛蒿下,豈爲鯤鵬嗤。 雲莊奉遺矩,天韜解吾羈。 荷杖白雲巘,鼓枻滄洲湄。 安身同尺蠖,食氣珍靈龜。 委順期自然,妙善夫奚爲。 幽亭巋然在,終古存遐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祥麟:吉祥的麒麟,傳說中的神獸。
  • 威鳳:威嚴的鳳凰,傳說中的神鳥。
  • :地名,今陝西省岐山縣。
  • 被褐懷其寶:穿着粗布衣服卻懷揣着寶物,比喻有才德而不顯露。
  • 希所知:希望被人瞭解。
  • 柴桑: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陶淵明的故鄉。
  • 儼前師:恭敬地以前人爲師。
  • 貞遁:堅守正道而隱居。
  • 種秫:種植高粱。
  • 五斗故:指微薄的俸祿。
  • 束帶見小兒:指爲了微薄的俸祿而穿戴整齊去見上司。
  • 莆中:地名,今福建省莆田市。
  • 介士:有節操的士人。
  • 天曹:指官府。
  • 木蘭陂:地名,今福建省莆田市的一個地方。
  • 鸒斯:小鳥名。
  • 鯤鵬:傳說中的大魚和大鳥。
  • 雲莊:地名,指隱居的地方。
  • 天韜:天賜的韜略,指隱居的智慧。
  • 荷杖:拄着柺杖。
  • 白雲巘:白雲繚繞的山峯。
  • 鼓枻:划槳。
  • 滄洲:水邊的地方,指隱居的地方。
  • 尺蠖:一種昆蟲,比喻隱居不仕。
  • 食氣:吸收天地之氣。
  • 靈龜:傳說中的神龜,比喻長壽和智慧。
  • 委順:順應自然。
  • 妙善:高妙的善行。
  • 幽亭:幽靜的亭子。
  • 遐思:深遠的思考。

翻譯

吉祥的麒麟不遊於魯地,威嚴的鳳凰曾在岐山鳴叫。 穿着粗布衣服卻懷揣着寶物,我珍貴的東西希望被人瞭解。 從前有先賢,柴桑的陶淵明恭敬地以前人爲師。 短暫的仕途顯露微小的志向,堅守正道隱居也不應懷疑。 種植高粱並非可期待,採摘菊花以充飢。 寧可因爲微薄的俸祿,穿戴整齊去見上司。 這樣的人現在很少見,千年之後的《歸來辭》。 莆中的古介士,因違逆世俗而見機行事。 官府豈不榮耀,我所思念的是木蘭陂。 小鳥飛在蒿草下,豈會被鯤鵬嘲笑。 雲莊奉行遺留下的規矩,天賜的韜略解除了我的束縛。 拄着柺杖在白雲繚繞的山峯,划槳在滄洲的水邊。 安身如同尺蠖,吸收天地之氣珍視靈龜。 順應自然期待自然,高妙的善行夫復何求。 幽靜的亭子巍然存在,永遠存有深遠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祥麟、威鳳等神獸的描繪,以及對陶淵明等先賢的敬仰,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淡漠。詩中「被褐懷其寶」與「種秫非可待」等句,展現了詩人對物質生活的淡泊和對精神追求的重視。後文通過對莆中古介士和雲莊的描述,進一步強調了隱居的智慧和順應自然的生活態度。整體上,詩歌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通過對隱居生活的描繪,寄託了詩人對高潔生活的追求和對世俗的超脫。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