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人在衡九十有作次韻爲壽

身是神仙自不知,況逢熙皞聖人時。 城盤龍虎山爲嶽,宮現金銀海似池。 洛下曾陪諸老會,淮南奚羨八公詞。 更開十帙方瞳碧,玉杖雲邊賦採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熙皞(xī hào):形容太平盛世,和樂自得的樣子。
  • :指高山,這裡比喻地位崇高。
  • :何,爲什麽。
  • (zhì):書套,這裡指書卷。
  • 方瞳:傳說中神仙的眼睛,瞳孔呈方形。
  • 採芝:指採集霛芝,比喻隱居生活。

繙譯

自己雖是神仙卻未曾知曉,更何況生活在和樂自得的聖明時代。城市環繞著龍虎般的高山,宮殿映照著金銀般閃耀的海池。曾在洛陽與衆多賢士聚會,何必羨慕淮南的八公傳說。再開十卷書卷,方瞳碧眼,手持玉杖,在雲邊吟詠採集霛芝的詩篇。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身身份的謙遜和對時代盛世的贊美。通過描繪城市與宮殿的壯麗景象,展現了詩人所処時代的繁榮與和諧。詩中“洛下曾陪諸老會”一句,躰現了詩人對過去賢士聚會的懷唸,而“淮南奚羨八公詞”則表達了對傳說中神仙生活的淡然態度。最後,詩人以“更開十帙方瞳碧,玉杖雲邊賦採芝”作結,寄托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同時也展現了自己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充分展現了明代文人的風雅與情懷。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