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四首

三更海日出,坐吸沆瀣清。 夜氣湛虛室,披衣徙前楹。 曰餘慕遠遊,咫尺在戶庭。 濯足滄海水,振策白玉京。 覽物悟時變,撫化觀吾生。 年從世運委,道以天德凝。 玄扃仰一叩,牝壑忽已盈。 定性始敦復,至理歸大寧。 邅吾申獨往,孤鴻竟冥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沆瀣(hàng xiè):古代傳說中夜間的水汽,露水。
  • (zhàn):清澈,深邃。
  • (xǐ):移動,遷移。
  • 咫尺:形容距離很近。
  • 濯足:洗腳。
  • 振策:揮動馬鞭,比喻行動。
  • 玄扃(xuán jiōng):深奧的門,比喻深奧的道理。
  • 牝壑(pìn hè):深谷,比喻深邃的境界。
  • (zhān):難行不進的樣子。
  • 冥冥:深遠,不可知。

翻譯

在三更時分,海上的日出,我坐着吸入夜間的清新露水。夜間的氣息清澈深邃,我在虛室中披上衣服,走到前廊。我向往遠行,但實際上近在咫尺,就在我的庭院中。我在滄海中洗腳,揮動馬鞭前往白玉京。觀察萬物,領悟時間的變遷,撫摸變化,觀察我的生命。歲月隨着世運流轉,道德因天德而凝聚。深奧的門只需一叩,深谷忽然已滿。定性開始敦厚復歸,至理歸於大寧。我艱難地獨自前行,孤鴻最終飛向深遠不可知的地方。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夜晚海邊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遠行的嚮往和對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三更海日出」、「濯足滄海水」等,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象的觀察和感悟,表達了對時間流轉和生命意義的深刻理解,體現了詩人對生命哲理的追求和對遠方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藝術魅力的佳作。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