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梅行

濤門六月不堪聞,魚鱗洶涌屯黑雲。雞豬澳起龍蛇陣,烽火寨驚豺虎羣。 琉球急病書憤懣,高麗蕩蕩邦崩分。一時薄遣橫海將,中原遙出伏波軍。 倭居海中閩浙近,五畿七道五百七十三之夷郡。 薩摩攝摩竺前竺後彈丸耳,號令各出不可問。包茅誰得責荊蠻,楉矢那能勤肅慎。 東南風便憑陵來,箕子周封良可哀。蜃氣氤氳失城闕,鯨波蹴沓翻樓臺。 惡氛雖迫扶桑側,玄菟樂浪三韓濊貊猶雄哉。遼左兵符下九天,將軍橫海擁樓船。 田橫島霧迷傳燧,徐市城雲落控弦。秦時明月琅琊過,漢日飛虹碣石縣。 旄頭星已中宵滅,何可干將空浴鐵。馘蠻首,飲蠻血,倭奴醜類濤前絕。 夜夜梅花玉笛寒,雙吹鴨綠江頭雪。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濤門:地名,可能指海邊或港口。
  • 魚鱗:比喻海浪。
  • 雞豬澳: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烽火寨:古代邊防報警的烽火臺。
  • 琉球:古代國名,位於今日本沖繩。
  • 高麗:古代國名,位於今朝鮮半島。
  • 橫海將:指統領海軍的將領。
  • 伏波軍:指古代的水軍。
  • :古代對日本的稱呼。
  • 五畿七道:日本古代的行政區劃。
  • 薩摩、攝摩、竺前、竺後:日本古代的地名。
  • 包茅:古代祭祀用品。
  • 荊蠻:古代對南方民族的稱呼。
  • 楉矢:古代箭的一種。
  • 肅慎:古代民族名。
  • 箕子:古代朝鮮的賢人。
  • 蜃氣:海市蜃樓。
  • 鯨波:巨大的海浪。
  • 扶桑:古代對日本的別稱。
  • 玄菟、樂浪:古代朝鮮的地名。
  • 三韓:古代朝鮮的部落聯盟。
  • 濊貊:古代朝鮮的民族。
  • 遼左:古代地名,位於今遼寧省。
  • 田橫島:地名,位於今山東省。
  • 徐市城: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琅琊:古代地名,位於今山東省。
  • 碣石:古代地名,位於今河北省。
  • 旄頭星:古代星名。
  • 干將:古代名劍。
  • 浴鐵:指鐵甲。
  • 馘蠻首:斬殺敵人的首級。
  • 鴨綠江:中朝邊界河流。

翻譯

六月的濤門海邊,海浪洶涌如魚鱗,黑雲壓頂。雞豬澳上龍蛇陣勢起,烽火寨中豺虎羣驚。琉球傳來急病書,高麗動盪國家分裂。一時之間,派遣橫海將領,中原出兵伏波軍。倭國位於海中,靠近閩浙,有五畿七道五百七十三的夷郡。薩摩、攝摩、竺前、竺後等地,彈丸小國,各自爲政,難以統一。誰來責問荊蠻,如何勤勉肅慎。東南風順,敵人乘機而來,箕子周封之地令人哀嘆。海市蜃樓中城闕消失,巨浪翻騰樓臺搖晃。惡氛雖逼近扶桑,玄菟、樂浪、三韓、濊貊仍顯雄壯。遼左兵符下達,將軍橫海擁樓船。田橫島霧氣迷濛,徐市城雲落箭控。秦時明月過琅琊,漢日飛虹照碣石。旄頭星已滅,干將劍空浴鐵。斬殺敵人首級,飲血,倭奴絕跡濤前。夜夜梅花玉笛寒,雙吹鴨綠江頭雪。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朝時期海邊的緊張局勢和對外戰爭的情景。通過生動的意象和豐富的歷史典故,詩人展現了海戰的激烈和國家的動盪。詩中運用了大量的地名和歷史人物,體現了詩人對當時國際形勢的深刻理解和關注。整體上,這首詩氣勢磅礴,情感深沉,是一首反映時代背景的優秀詩作。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