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夜同黎祕書吳侍御樑舍人集夢芝館聽管山人作吳歌
千家明月照簾櫳,高詠涼天散步同。
木葉自能飛洛下,秋聲先已滿雲中。
銀河影落詞臣酒,玉兔光搖御史驄。
醉後忽聞歌子夜,禁城鐘鼓思何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簾櫳:窗簾和窗牖,也泛指門窗的簾子。
- 高詠:高聲吟詠。
- 涼天:涼爽的天氣。
- 木葉:樹葉。
- 洛下:指洛陽,這裡可能指樹葉飄落的景象。
- 鞦聲:鞦天的聲音,多指鞦風、落葉等的聲音。
- 雲中:雲層之中,這裡可能指鞦聲傳遍四方。
- 銀河:天河,銀河系。
- 詞臣:指文學侍從之臣,如翰林等。
- 玉兔:指月亮,傳說月中有玉兔。
- 禦史:古代官名,負責監察等職務。
- 驄:青白色的馬,這裡可能指禦史的坐騎。
- 歌子夜:指夜晚的歌聲。
- 禁城:皇城,宮城。
- 鍾鼓:古代用於報時或慶典的鍾和鼓。
繙譯
千家萬戶的明月照耀著窗簾和窗牖,我們在涼爽的夜晚高聲吟詠,一同散步。 樹葉自然而然地在洛陽飄落,鞦天的聲音早已傳遍雲層之中。 銀河的影子落在詞臣的酒盃中,玉兔的光煇照耀著禦史的青白馬。 醉酒後突然聽到夜晚的歌聲,皇城中的鍾鼓聲讓人思緒萬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鞦夜的聚會場景,通過明月的照耀、鞦聲的傳播、銀河與玉兔的意象,營造出一種甯靜而深遠的氛圍。詩中“木葉自能飛洛下,鞦聲先已滿雲中”巧妙地運用自然景象,表達了鞦天的到來和聲音的傳播。結尾的“醉後忽聞歌子夜,禁城鍾鼓思何窮”則通過夜晚的歌聲和鍾鼓聲,引發了對時光流逝和人生感慨的深思。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鞦夜的獨特感受和對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