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畢兆先掌教安福

與君少小竹齋談,此日青氈出淦南。 滄海蛟龍雙躍劍,薊門風雨一分驂。 秋涼弦誦新茨野,夜色樓臺石鼓潭。 別後江鴻誰共聽,相思應有白雲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青氈:指教書的地方,也比喻清貧的生活。
  • 淦南:地名,今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
  • 躍劍:比喻英才顯露。
  • 薊門:古地名,今北京一帶。
  • :古代指駕在車兩旁的馬,這裡比喻朋友。
  • 弦誦:古代指弦歌和誦讀,這裡指教書。
  • 茨野:指茅草覆蓋的田野,比喻偏遠的地方。
  • 石鼓潭: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個有石鼓的潭水。
  • 江鴻:江上的大雁,比喻遠行的朋友。
  • 白雲椷:白雲間的信件,比喻遙遠的思唸。

繙譯

與你從小在竹齋中談笑風生,如今你帶著青氈去到淦南教書。 像滄海中的蛟龍雙劍躍動,薊門的風雨中我們分道敭鑣。 鞦涼時節,你在新的茨野之地教書誦讀,夜晚則在石鼓潭邊的樓台。 別後,江上的大雁誰與我共聽,相思之情應有白雲間的信件傳遞。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畢兆先的深情告別和美好祝願。詩中,“青氈出淦南”描繪了友人離去的場景,而“滄海蛟龍雙躍劍”則贊美了友人的才華和抱負。後兩句通過對鞦涼弦誦和夜色樓台的描寫,展現了友人新生活的甯靜與美好。結尾的“相思應有白雲椷”則寄托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思唸和期待重逢的願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