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顧大諫汝睿使汝南冊封崇府

恩錫諸侯胙土寬,夕郎捧冊出長安。 雙旌搖曳星文動,四牡驂驔嶽色寒。 汝海屏藩周甸服,平輿家世漢衣冠。 禮成因得詢風俗,多似先賢傳裏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恩錫:賜予恩惠。
  • 諸侯:古代分封的各國國君。
  • 胙土:分封土地。
  • 夕郎:古代官名,指侍中、常侍等官。
  • 捧冊:手持詔書。
  • 雙旌:古代官員出行時所用的兩面旗幟。
  • 星文:星辰的光輝。
  • 四牡:指四匹馬。
  • 驂驔:(cān diàn)古代指駕在車兩旁的馬。
  • 嶽色:山嶽的景色。
  • 汝海:指汝南地區。
  • 屏藩:比喻保衛國家的重臣。
  • 周甸服:周朝的邊疆地區。
  • 平輿:地名,在今河南省。
  • 漢衣冠:指漢朝的官服,也泛指士人的服飾。
  • 禮成:指完成禮儀。
  • 先賢傳:記載古代賢人事蹟的書籍。

翻譯

恩惠賜予諸侯,分封的土地廣闊,夕郎手持詔書離開長安。 兩面旗幟搖曳,星辰的光輝閃動,四匹馬奔馳,山嶽的景色顯得寒冷。 汝南地區是周朝的邊疆重地,平輿是漢朝士人的故鄉。 完成禮儀後,得以詢問當地的風俗,這些風俗多似古代賢人的傳記中所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朝時期一位官員出使汝南進行冊封的場景。詩中通過「恩錫諸侯胙土寬」展現了朝廷的恩典與諸侯的尊榮,而「夕郎捧冊出長安」則具體描繪了使者的使命與出發的莊嚴。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如「雙旌搖曳星文動」和「四牡驂驔嶽色寒」,增強了旅途的壯麗與艱險。結尾提到「禮成因得詢風俗」,表達了對當地文化的尊重與探索,同時也體現了對先賢傳統的繼承與發揚。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明朝的政治禮儀,也體現了詩人對歷史文化的深刻理解。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