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玄既答隑州行復餉雙鵝重以絕句更和一首

道士崇虛六翮飛,鵝羣掩素草書稀。 隑州賦共筠籠至,絕勝山陰野雉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伯玄:詩中提及的人物,具體身份不詳。
  • 隑州: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六翮:指鳥類的六根主要羽毛,這裏代指鳥。
  • 掩素:指白色的遮掩,這裏形容鵝羣的白色。
  • 草書:中國書法的一種字體,以其草率、流暢著稱。
  • 筠籠:用竹子編制的籠子。
  • 山陰:地名,今浙江省紹興市。
  • 野雉:野生的雉雞。

翻譯

道士崇尚虛無,六翮飛翔的鳥兒,鵝羣潔白如掩素,草書的字跡稀少。隑州的賦文與竹籠一同到來,勝過了山陰野雉的肥美。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道士的虛無與鵝羣的潔白,以及隑州賦文的到來與山陰野雉的肥美,展現了詩人對高潔品格和文學成就的讚美。詩中「道士崇虛六翮飛」一句,以道士的虛無象徵高潔的精神追求,「鵝羣掩素草書稀」則通過鵝羣的潔白和草書的稀少,進一步強調了這種高潔和簡約的美學。最後兩句「隑州賦共筠籠至,絕勝山陰野雉肥」則通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文學成就的重視和對物質享受的超越。整體上,詩句意境高遠,語言凝練,表達了對高潔品格和文學成就的崇高追求。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