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嶺南海寇警急寄陳德基袁茂文
軍中何事角聲悲,趙尉臺高落日遲。
亂後江山猶涕淚,夢中樓櫓半旌旗。
漁樵實恐誅求盡,征戍深防道路危。
慷慨知君能諭賊,莫令邊將請王師。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嶺南:指中國南方的五嶺以南地區,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廣東、廣西一帶。
- 海寇:指在海上活動的盜賊或敵對勢力。
- 趙尉臺:可能指某個地方的防禦工事或軍事指揮台。
- 落日遲:形容日落時分,天色遲遲不暗,暗示戰事未平。
- 亂後:指戰亂之後。
- 樓櫓:古代的瞭望塔或防禦工事。
- 旌旗:旗幟,常用來代表軍隊或勢力。
- 漁樵:指漁民和樵夫,泛指普通百姓。
- 誅求:指苛捐雜稅或過度征斂。
- 征戍:指出徵或駐守邊疆。
- 道路危:指行軍或運輸的道路危險。
- 諭賊:指勸降或說服盜賊。
- 邊將:指邊疆的將領。
- 請王師:請求朝廷派兵支援。
翻譯
軍營中爲何響起悲傷的號角聲,趙尉臺上的落日遲遲不肯西沉。戰亂後的江山依舊讓人淚眼朦朧,夢中的瞭望塔和半數的旌旗飄揚。漁民和樵夫實在害怕被苛捐雜稅榨乾,出征和駐守的道路充滿危險。我深知你們能慷慨地勸降盜賊,不要讓邊疆的將領請求朝廷派兵支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戰亂時期嶺南地區的緊張局勢和人民的苦難。通過「軍中何事角聲悲」和「趙尉臺高落日遲」等句,詩人傳達了戰事的緊迫和人民的憂慮。詩中「亂後江山猶涕淚」一句,深刻表達了戰亂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最後兩句「慷慨知君能諭賊,莫令邊將請王師」,則體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期望,希望他們能以智慧和勇氣解決危機,避免更多無謂的犧牲和國家的負擔。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國家和人民命運的深切關懷。
歐大任的其他作品
- 《 送通州葛秀才赴舉 》 —— [ 明 ] 歐大任
- 《 山居雜詠爲顧玄言賦十八首顧令公祠 》 —— [ 明 ] 歐大任
- 《 送禮上人遊五臺卻還金陵 》 —— [ 明 ] 歐大任
- 《 茅平仲梅客生沈叔成馬用昭朱汝修盛泰甫招集苑西草堂同李襲美李惟寅樑持伯分得西字 》 —— [ 明 ] 歐大任
- 《 看奕棋 》 —— [ 明 ] 歐大任
- 《 雨中酬吳虎臣招飲普惠院 》 —— [ 明 ] 歐大任
- 《 九日王九德崔繼甫沈恩甫見邀同吳虎臣飲八首 》 —— [ 明 ] 歐大任
- 《 八日同馮元敏謝少廉俞公臨曹子念飲王敬美澹圃 》 —— [ 明 ] 歐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