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漪(yī):水面的波紋。
- 水檻(jiàn):水邊的欄杆或平臺。
- 坼(chè):裂開,分開。
- 鬱洲:地名,指鬱洲山,位於今江蘇省連雲港市,古時爲海中島嶼。
- 荊榛(zhēn):荊棘和灌木,泛指叢生的雜草。
- 高陽:指高陽酒徒,古代傳說中的酒徒,這裏指酒醉。
翻譯
傍晚時分,我們的座位靠近水邊,波光粼粼,平湖的水檻敞開着。 峽口彷彿被月光輕輕分開,溪水從鬱洲山那邊緩緩流來。 雞犬聲中,彷彿迷失了通往秦地的道路,荊棘叢生,似乎覆蓋了漢代的古臺。 雖然我們這些高陽酒徒已經醉意朦朧,但騎馬歸去,依然能夠找到回家的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傍晚時分與友人在石虹湖遊玩的情景。詩中,「几席臨漪晚」一句,既點明瞭時間,又渲染了寧靜而美麗的湖邊景色。「峽從明月坼,溪自鬱洲來」則通過月光和溪水的描繪,增添了神祕和幽遠的氛圍。後兩句「雞犬迷秦路,荊榛入漢臺」運用典故,暗示了歷史的滄桑和變遷。結尾「高陽雖已醉,騎馬尚能回」則以酒醉歸來的形象,表達了遊玩後的愜意和滿足。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歷史文化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