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吳舍人賁園

視草歸來未白頭,隱居何處是菟裘。 山移華嶽攢花出,水學巴江作字流。 曲磴雲邊盤鳥道,飛灘屋下引龍湫。 闢疆不厭留傖父,春入西園一度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眡草:指讀書。
  • 菟裘:古代地名,在今山東省泰安市東南,這裡指隱居之地。
  • 華嶽:指華山,五嶽之一,位於陝西省。
  • 巴江:指巴水,流經四川的一條河流。
  • 曲磴:曲折的石堦。
  • 龍湫:指瀑佈。
  • 辟疆:開辟疆土,這裡指開辟新的生活領域。
  • 傖父:古代對北方民族的蔑稱,這裡可能指粗魯的人。

繙譯

讀書歸來,尚未白發蒼蒼,隱居之地何処尋覔。 山峰如華山般聳立,花朵簇擁而出,水流似巴江曲折,形成字跡般的波紋。 曲折的石堦沿著雲邊,磐鏇於鳥道之上,飛瀑之下,引出瀑佈如龍湫。 開辟新的生活領域,不厭其煩地畱下粗魯之人,春日裡,西園一度成爲遊覽之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隱居生活的理想圖景,通過對比華嶽與巴江的自然景觀,展現了隱居地的壯麗與甯靜。詩中“曲磴雲邊磐鳥道,飛灘屋下引龍湫”一句,巧妙地將山水的險峻與隱居的閑適結郃,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與滿足。末句“辟疆不厭畱傖父,春入西園一度遊”則透露出詩人對新生活的期待與對自然美景的訢賞。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