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張民部餉軍左安門寒夜見寄

飛芻忽上白雲邊,知爾登樓嘯遠天。 半夜軍聲胡壘月,萬家寒色薊門煙。 檄成楯鼻提兵日,箭落旄頭破虜年。 投筆欲隨驃騎去,漢庭勳業在祁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飛芻:迅速運送糧草。芻,指糧草。
  • 嘯遠天:向着遙遠的天空發出長嘯,形容豪情壯志。
  • 胡壘月:胡人的營壘在月光下,指邊疆的戰事。
  • 薊門煙:薊門,古代地名,這裏指邊疆的烽煙。
  • 檄成楯鼻:檄文寫成,楯鼻,古代兵器,這裏比喻戰爭的準備。
  • 旄頭:古代軍旗上的裝飾,這裏指敵軍。
  • 驃騎:古代將軍的稱號,這裏指勇猛的將領。
  • 祁連:山名,古代邊疆的重要地區,這裏指邊疆的戰功。

翻譯

迅速運送糧草至白雲之邊,知你登樓向着遙遠的天空發出長嘯。 半夜軍聲在胡人的營壘月光下響起,萬家寒色中薊門的烽煙升起。 檄文寫成,戰爭準備就緒,提兵之日,箭落敵軍,破虜之年。 欲投筆從戎,追隨勇猛的將領,漢庭的勳業在邊疆的祁連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疆戰事的緊張氣氛和將士的豪情壯志。詩中通過「飛芻」、「胡壘月」、「薊門煙」等意象,生動地勾勒出了邊疆的艱苦環境和戰事的緊迫感。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戰爭勝利的渴望和對功名的嚮往,展現了將士們的英勇和對國家的忠誠。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邊塞詩的特色。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