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教精舍詩
泥洹那竭國,阿耨王舍城。
寶界極四照,瑟居懸三明。
何年丈六身,圖畫來漢京。
竺僧荼毗日,金骨灰佛成。
居士豫章人,家續南宗燈。
六塵忘有相,十喻歸空名。
一室似招提,雨積花林平。
遙峯矗窗牖,鳴溜飛階庭。
茂植祇園樹,馴鴿棲不驚。
理亦講解析,念能禪寂澄。
知幻非所幻,有生自無生。
君其戒淨土,毋忘弇州情。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泥洹:即涅槃,佛教術語,指解脫生死輪迴的境界。
- 那竭國:古代印度的一個國家。
- 阿耨: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教術語,意爲無上正等正覺。
- 王舍城:古代印度的一個城市,佛教聖地之一。
- 寶界:指佛教中的淨土,即佛國。
- 四照:指四方光明。
- 瑟居:指佛教僧侶的居所。
- 三明:佛教術語,指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
- 丈六身:指佛的身高,佛教中常以丈六(約3.6米)來形容佛的身形。
- 漢京:指中國古代的京城。
- 竺僧:指來自印度的僧人。
- 荼毗:佛教術語,指火葬。
- 金骨灰佛成:指佛的舍利,即佛的遺骨。
- 居士:指在家修行的佛教徒。
- 豫章:古代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
- 南宗:指禪宗南宗。
- 六塵:佛教術語,指色、聲、香、味、觸、法六種塵境。
- 有相:指有形相的事物。
- 十喻:佛教術語,指十種比喻,用以說明事物的空性。
- 招提:指佛教寺院。
- 祇園:指祇樹給孤獨園,佛陀講法的地方。
- 理亦講解析:指對佛理的講解和分析。
- 禪寂:指禪定中的寂靜狀態。
- 知幻非所幻:指認識到一切現象都是虛幻的。
- 有生自無生:指有生之物實際上是無生的。
- 淨土:指佛教中的極樂世界。
- 弇州:指古代地名,這裏可能指某個地方。
翻譯
在那竭國,涅槃的境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王舍城。 寶界的四方光明,瑟居懸掛着三明的智慧。 何年何月,丈六身的佛像,被繪製來到漢京。 竺僧荼毗的日子,金色的骨灰成就了佛。 居士是豫章人,家族傳承着南宗的燈火。 六塵忘卻了有相,十喻歸於空名。 一室如同招提,雨水積滿了花林。 遙遠的山峯矗立在窗牖之外,鳴響的溪流飛過階庭。 茂盛的祇園樹,馴服的鴿子棲息而不驚。 佛理的講解和分析,禪定中的寂靜澄明。 知道幻象並非所幻,有生之物實際上是無生的。 君其戒淨土,毋忘弇州情。
賞析
這首詩以佛教聖地和佛教教義爲背景,描繪了佛教文化的深遠影響和佛教徒的修行生活。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佛教術語和意象,如「泥洹」、「阿耨」、「寶界」等,展現了佛教的神祕和莊嚴。通過對佛教聖地和修行生活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佛教教義的理解和對修行境界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是對佛教文化的一種讚美和頌揚。
歐大任的其他作品
- 《 送郭學憲舜舉參藩山西三首 》 —— [ 明 ] 歐大任
- 《 仁聖太后壽日午門酺燕 》 —— [ 明 ] 歐大任
- 《 春日期少承過洲上 》 —— [ 明 ] 歐大任
- 《 白下逢王比部幼文使還吳中兼懷沈比部箕仲 》 —— [ 明 ] 歐大任
- 《 山居雜詠爲顧玄言賦十八首顧令公祠 》 —— [ 明 ] 歐大任
- 《 鶴舒臺吟贈鄺子乾 》 —— [ 明 ] 歐大任
- 《 少司寇大庾劉公出示鄭少谷所書李空同何大復詩同賦 》 —— [ 明 ] 歐大任
- 《 東征詩贈開府樑公三首 》 —— [ 明 ] 歐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