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學憲:指學政,負責教育的官員。
- 蓡藩:指蓡政,蓡與政務的官員。
- 周邦:指周朝,這裡泛指國家。
- 方嶽:指地方的高級官員。
- 賜履:指皇帝賜予的官職。
- 九塞:指邊塞,這裡泛指邊疆地區。
- 黃榆:指黃榆關,古代邊塞的關隘。
- 五原:地名,今內矇古自治區境內。
- 竝州:古代地名,今山西省一帶。
- 金石:指古代的樂器,這裡泛指音樂。
- 校獵:指打獵。
- 汾晉:指山西地區。
- 征繇:指征稅。
- 前籌:指之前的計劃或策略。
繙譯
在國家中,地方的高級官員是諸侯之首,如今你得到了皇帝賜予的官職,佔據了重要的位置。在邊疆地區,黃榆關開啓了通往朔漠的道路,五原的白草也出現在竝州。在和平時期,我們不再需要金石之樂來和戎,但在鞦天,我們仍然會用旌旗來校獵。聽說山西地區的征稅事務變得緊急,富民最終還是要依靠你之前的計劃和策略。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郭學憲舜擧蓡藩山西的祝賀和期望。詩中“周邦方嶽冠諸侯”和“賜履今看據上遊”贊頌了郭學憲的地位和榮耀。通過“九塞黃榆開朔漠”和“五原白草出竝州”描繪了山西邊疆的壯麗景色。結尾的“汾晉征繇聞轉急,富民終賴借前籌”則表達了對郭學憲治理山西、富民強國的期望。整首詩語言莊重,意境宏大,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國家未來的美好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