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篇送丘謙之

秋風吹飛蓬,忽復天一涯。 君起巴渝舞,我爲巴渝歌。 閬中古渝水,賨民萬餘家。 扶義從漢王,中原定山河。 蹈厲矛弩間,猛銳不可加。 茄下朱鷺飛,巴渝樂如何。 雍樑延萬里,膏田沃且多。 至今珥雙流,華陽鬱嵯峨。 楚材挺明牧,表之岷與嶓。 江漢先炳靈,謳者能中和。 前綏促往駕,祇役毋蹉跎。 君其茂嘉猷,澤洽巴渝波。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巴渝:指古代巴國和渝國,即今四川東部和重慶地區。
  • 丘謙之:人名,具體身份不詳。
  • 閬中:地名,今四川閬中市。
  • 賨民:古代巴人的一支,居住在今四川東部。
  • 扶義:支持正義。
  • 漢王:指漢朝的劉邦。
  • 蹈厲:形容行動迅猛。
  • 矛弩:古代兵器,矛和弩。
  • 茄下:指古代樂器「茄」下。
  • 朱鷺:紅色的鷺鳥,這裏指舞蹈中的動作。
  • 雍梁:古代地名,指陝西和四川一帶。
  • 珥雙流:指成都的雙流區。
  • 華陽:指華山以南的地區,即四川一帶。
  • 鬱嵯峨:形容山勢高聳。
  • 岷與嶓:指岷山和嶓冢山,均在四川境內。
  • 炳靈:顯赫的靈氣。
  • 謳者:歌者。
  • 中和:和諧中正。
  • 前綏:前導。
  • 祇役:奉命執行任務。
  • 蹉跎:虛度光陰。
  • 嘉猷:美好的謀劃。
  • 澤洽:恩澤廣被。

翻譯

秋風中,飛蓬隨風飄蕩,轉眼間已到了天涯海角。你跳起了巴渝的舞蹈,我則唱起了巴渝的歌謠。閬中古城旁的渝水邊,住着上萬的賨民。他們支持正義,跟隨漢王,最終平定了中原的山河。在矛和弩的交織中,他們的行動迅猛而勇猛無比。在樂器的伴奏下,紅色的鷺鳥在舞蹈中飛翔,巴渝的樂曲是多麼美妙。雍梁之地延伸萬里,肥沃的田地衆多。至今,雙流區依然繁榮,華陽地區的山巒高聳。楚地的才子在這裏擔任明牧,岷山和嶓冢山見證了這一切。江漢之地先顯靈氣,歌者的歌聲和諧中正。前導催促着前行,奉命執行任務,不要虛度光陰。願你提出美好的謀劃,讓恩澤廣被巴渝的波濤。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巴渝地區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歷史,展現了其獨特的地域文化和歷史底蘊。詩中,「秋風吹飛蓬」一句,以飛蓬隨風飄蕩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巴渝地區的深情嚮往。接着,詩人通過描述巴渝舞和巴渝歌,以及賨民的英勇事蹟,展現了巴渝人民的熱情和勇敢。最後,詩人表達了對巴渝未來的美好祝願,希望這裏能夠繼續繁榮昌盛。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通俗易懂,充滿了對巴渝地區的熱愛和讚美。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