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鄒謁孟廟

羅羅鬆檜色,夫子踞長春。 封地仍邾舊,流風與魯鄰。 道閒憂復作,機斷報如新。 四十來遊者,依然願學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羅羅:形容鬆檜茂密的樣子。
  • 夫子:指孟子。
  • 踞長春:比喻孟子的思想永遠流傳。
  • 封地仍邾舊:指孟子的故鄉仍在邾國舊地。邾,古代國名,孟子的故鄉。
  • 流風與魯鄰:指孟子的思想影響與魯國相近。魯,古代國名,孔子故鄉,儒家文化的發源地。
  • 道閒憂復作:指孟子的思想在閒暇時仍能引發人們的深思。
  • 機斷報如新:指孟子的言論和判斷依然新鮮、有啓發性。
  • 四十來遊者:指詩人自己四十歲時來遊。
  • 願學身:指詩人願意學習孟子的思想。

翻譯

鬆檜茂密,夫子(孟子)的思想永遠流傳。 封地仍是邾國舊地,思想影響與魯國相近。 孟子的思想在閒暇時仍能引發人們的深思,他的言論和判斷依然新鮮、有啓發性。 四十歲的我來遊歷,依然懷着學習孟子思想的心願。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孟子思想的敬仰和對儒家文化的追求。詩中通過「羅羅鬆檜色」和「夫子踞長春」等意象,描繪了孟廟的莊嚴與孟子思想的永恆。後文提及「封地仍邾舊」和「流風與魯鄰」,強調了孟子思想的地域淵源和文化影響。結尾「四十來遊者,依然願學身」,體現了詩人對孟子思想的持續學習和追求。整體上,詩歌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儒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意。

歐主遇

歐主遇,字嘉可,號壺公。順德人。質敏博學,篤孝友。十赴秋闈不售,明熹宗天啓七年(一六二七)中副榜,貢太學,祭酒孔貞運賞異之。主遇樂善好施,明桂王永曆二年(一六四八)大飢,倡賑,存活數百家,人戴其德。居平,客來問,宇屨滿戶外。晚年薦祕書,以病辭免。優遊林壑,絕跡公門。曾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詩社,爲南園十二子之一。著有《自耕軒集》、《西遊草》、《北遊草》及《醉吟草》。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二有傳。 ► 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