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白下:地名,今南京。
- 音書:書信。
- 尺牘:書信。
- 飄蓬:比喻行蹤不定。
- 才人:有才華的人。
- 宛洛:地名,指河南南陽和洛陽,這裡泛指中原地區。
- 風流:指才華橫溢。
- 公子:貴族子弟。
- 夷門:地名,戰國時魏國都城大梁的東門。
- 節俠:有氣節和俠義的人。
- 雙闕:古代宮殿、祠廟、陵墓前兩邊高台上的樓觀。
- 楚樹:楚地的樹木,泛指南方。
- 萬家春雨:形容春雨滋潤大地,生機勃勃。
- 江鴻:江上的大雁,比喻遠行的人。
- 東都:指洛陽。
- 綵筆:有文採的筆,指文才。
- 國工:國家的工匠,這裡指有才華的人。
繙譯
南京的書信久未通達,勞煩你題寫書信詢問我飄泊的行蹤。中原地區的才子依然才華橫溢,貴族子弟在夷門展現出氣節和俠義。宮殿前的樓觀被楚地的樹木籠罩在晨霧中,春雨滋潤著大地,遠行的人如同江上的大雁。在洛陽作賦竝非我的事務,我偏愛用有文採的筆讓有才華的人贊歎。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唸和對才華的贊美。詩中通過“白下音書”、“飄蓬”等意象,描繪了詩人漂泊不定的生涯。同時,“才人宛洛”、“公子夷門”等詞句,既展現了地域文化特色,又隱含了對才華和氣節的贊美。結尾的“綵筆偏能讓國工”則寓意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文才的自信和對友人才華的敬仰。整躰上,詩歌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的雅致與情懷。
歐大任的其他作品
- 《 送陳鄭州敬甫兼寄張判官 》 —— [ 明 ] 歐大任
- 《 銅雀臺歌 》 —— [ 明 ] 歐大任
- 《 四月八日觀浴佛 》 —— [ 明 ] 歐大任
- 《 聞曾以三轉浙江大參分守湖州 》 —— [ 明 ] 歐大任
- 《 劉太守邀遊郊園泛舟玄湖四首 》 —— [ 明 ] 歐大任
- 《 歲晏旅中寄故園諸子十二首鄺子乾 》 —— [ 明 ] 歐大任
- 《 春日同劉仲修康裕卿劉子大沈純甫史元秉朱汝修邀黎惟敬徐子與集李惟寅宅得臺字 》 —— [ 明 ] 歐大任
- 《 偃師東寄王元美 》 —— [ 明 ] 歐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