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下:地名,今南京。
- 音書:書信。
- 尺牘:書信。
- 飄蓬:比喻行蹤不定。
- 才人:有才華的人。
- 宛洛:地名,指河南南陽和洛陽,這裏泛指中原地區。
- 風流:指才華橫溢。
- 公子:貴族子弟。
- 夷門:地名,戰國時魏國都城大梁的東門。
- 節俠:有氣節和俠義的人。
- 雙闕:古代宮殿、祠廟、陵墓前兩邊高臺上的樓觀。
- 楚樹:楚地的樹木,泛指南方。
- 萬家春雨:形容春雨滋潤大地,生機勃勃。
- 江鴻:江上的大雁,比喻遠行的人。
- 東都:指洛陽。
- 綵筆:有文采的筆,指文才。
- 國工:國家的工匠,這裏指有才華的人。
翻譯
南京的書信久未通達,勞煩你題寫書信詢問我飄泊的行蹤。中原地區的才子依然才華橫溢,貴族子弟在夷門展現出氣節和俠義。宮殿前的樓觀被楚地的樹木籠罩在晨霧中,春雨滋潤着大地,遠行的人如同江上的大雁。在洛陽作賦並非我的事務,我偏愛用有文采的筆讓有才華的人讚歎。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對才華的讚美。詩中通過「白下音書」、「飄蓬」等意象,描繪了詩人漂泊不定的生涯。同時,「才人宛洛」、「公子夷門」等詞句,既展現了地域文化特色,又隱含了對才華和氣節的讚美。結尾的「綵筆偏能讓國工」則寓意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文才的自信和對友人才華的敬仰。整體上,詩歌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的雅緻與情懷。
歐大任的其他作品
- 《 答豫草五宗侯五首答宗良 》 —— [ 明 ] 歐大任
- 《 寄濮州蘇子川子衝兄弟 》 —— [ 明 ] 歐大任
- 《 送何太僕入賀還平涼 》 —— [ 明 ] 歐大任
- 《 答霍兵憲入都見訪 》 —— [ 明 ] 歐大任
- 《 送張參軍扶侍還杭州 》 —— [ 明 ] 歐大任
- 《 送霍觀察勉衷理江西屯鹽 》 —— [ 明 ] 歐大任
- 《 讀姚鴻臚禁中供事諸作輒賦一首 》 —— [ 明 ] 歐大任
- 《 同鄭克一送郭三歸桂林郡 》 —— [ 明 ] 歐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