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姚鴻臚禁中供事諸作輒賦一首

鳴佩侍臣隨,爐煙傍玉熙。 預承瑤水宴,曾奉柏梁詩。 禮樂尊周朔,衣冠肅漢儀。 河東雖欲賦,徒有鬢成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鳴佩:古代官員佩戴的玉佩,行走時發出聲響。
  • 侍臣:在皇帝身邊的官員。
  • 爐煙:香爐中升起的煙霧。
  • 玉熙:指皇帝的居所,寓意光明和繁榮。
  • 預承:預先參與。
  • 瑤水宴:指宮廷中的盛宴。
  • 柏梁詩:古代的一種詩體,此處指宮廷詩作。
  • 禮樂:禮儀和音樂,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周朔:指周朝的禮儀制度。
  • 衣冠:指官員的服飾,也代表文人的身份。
  • 漢儀:漢朝的禮儀制度。
  • 河東:地名,此處可能指作者的故鄉或相關聯的地方。
  • 鬢成絲:形容頭髮已白,意指年老。

翻譯

我佩戴着鳴佩,作爲侍臣跟隨在皇帝左右,香爐的煙霧繚繞在玉熙般的皇宮之中。我有幸預先參與了宮中的盛宴,也曾奉命創作柏梁詩。我們尊崇周朝的禮儀和音樂,官員們的服飾莊重,遵循漢朝的禮儀。雖然我來自河東,想要賦詩表達,但只能感嘆歲月流逝,白髮如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官員在宮廷中的生活場景,通過對鳴佩、爐煙、瑤水宴等細節的描寫,展現了宮廷的繁華與莊重。詩中「禮樂尊周朔,衣冠肅漢儀」體現了對古代文化的尊重和繼承。結尾的「河東雖欲賦,徒有鬢成絲」則流露出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創作的渴望,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