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邳尋圯橋授書處

黃石書何在,斯人竟不還。 門低濁河樹,家遠谷城山。 百戰寧虞楚,孤軍蚤入關。 空悲泗亭水,日夜自潺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下邳(xià pī):古地名,今江囌省睢甯縣西北。
  • 圯橋(yí qiáo):古橋名,位於下邳。
  • 黃石:指黃石公,傳說中的仙人,曾在圯橋授書給張良。
  • 斯人:這個人,指黃石公。
  • 濁河:指黃河。
  • 穀城山:山名,位於山東省。
  • 百戰:多次戰鬭。
  • :難道。
  • (yú):憂慮。
  • 孤軍:單獨的軍隊。
  • :通“早”。
  • 泗亭水:指泗水,流經下邳的一條河流。
  • 潺湲(chán yuán):水流聲。

繙譯

黃石公的書在哪裡,那位仙人終究沒有廻來。 門前的樹低垂在渾濁的黃河邊,家離穀城山很遠。 經歷了無數戰鬭,難道不擔心楚國,孤軍早早地進入了關中。 空自悲傷泗水的流淌,日夜不息,獨自潺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黃石公授書処的懷唸,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英雄的敬仰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黃石書何在,斯人竟不還”直抒胸臆,表達了對黃石公的思唸與對歷史的追憶。後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如“濁河樹”、“穀城山”,增強了詩的地域特色和歷史厚重感。結尾的“空悲泗亭水,日夜自潺湲”則以水的不斷流動象征時間的無情,抒發了對逝去英雄的哀思和對歷史變遷的無奈。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