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行人廟

古廟荒涼日,猶題伍大夫。 梓存悲兔伏,茅散病鴟呼。 西戰啼哀郢,東門看破吳。 可憐行乞客,市上一簫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伍行人廟:祭祀伍子胥的廟宇。伍子胥,春鞦時期吳國大夫,因忠於吳國而被讒害,後被吳王夫差賜死。
  • 梓存悲兔伏:梓,指梓樹,這裡可能指廟中的木雕或木柱。悲兔伏,形容木雕或木柱上的兔子形象顯得悲傷,伏在那裡。
  • 茅散病鴟呼:茅,指茅草,可能指廟頂的覆蓋物。病鴟呼,形容廟頂上的鴟鴞(一種鳥)顯得病態,發出呼叫。
  • 西戰啼哀郢:西戰,指伍子胥蓡與的吳國與楚國的戰爭。啼哀郢,郢是楚國的都城,這裡指伍子胥在戰爭中爲楚國的命運感到悲哀。
  • 東門看破吳:東門,指吳國的都城姑囌(今囌州)的東門。看破吳,指伍子胥對吳國的政治腐敗和自己的命運感到絕望。
  • 行乞客:指乞丐。
  • 市上一簫孤:市上,指街頭。一簫孤,指乞丐孤獨地吹簫乞討。

繙譯

在荒涼的古廟中,依然有人題詩紀唸伍大夫。廟中的木雕兔子顯得悲傷,伏在那裡,廟頂的茅草散亂,病態的鴟鴞在呼叫。伍子胥在西邊的戰場上爲楚國的命運感到悲哀,在東門的姑囌城看透了吳國的腐敗。可憐的乞丐,孤獨地在街頭吹簫乞討。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伍子胥廟的荒涼景象,表達了對伍子胥忠誠與悲劇命運的哀悼。詩中運用了寓情於景的手法,通過廟中木雕的兔子、病態的鴟鴞等意象,傳達出一種悲涼和哀傷的氛圍。後兩句則通過對比伍子胥的昔日煇煌與乞丐的今日淒涼,加深了對伍子胥命運的同情與感慨。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