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雙鯉:指書信,典故出自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 梁溪:地名,今江蘇無錫。
- 都講:古代學官名,這裏指學者。
- 支遁:東晉時期的佛教僧人,這裏泛指僧人。
- 賃舂:指爲人打工,舂米。
- 伯通橋: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詩中提到的地點。
- 椷(jiān):封存,這裏指書信。
- 白雪歌:指高雅的詩歌。
- 橘洲:地名,今湖南長沙。
翻譯
江南的書信隨着春潮而來,我在梁溪隱居,更感到被招引的意味。我常常與學者們一起坐在僧人的座位上,即使爲人打工,也還在伯通橋附近。你寄來的高雅詩歌難以和韻,夢中的青山之路已經遙遠。我勉強想要回信給你,卻無從下筆,只能在橘洲上空自老去,與漁樵爲伴。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書信的感激和對隱居生活的感慨。詩中「江南雙鯉入春潮」和「客寄梁溪隱更招」描繪了書信的到來和隱居的情景。通過提及「都講每從支遁坐」和「賃舂猶在伯通橋」,詩人展現了自己的學識和隱居生活的簡樸。結尾的「強欲報君無尺素,橘洲空自老漁樵」則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對無法回信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含蓄,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典型的隱逸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