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中三詠爲曾中丞賦讀書樓

秦中還使節,漢上臥文園。 散帙便欹枕,看山足杜門。 書藏京嶺近,劍倚石城尊。 知有南薰奏,長歌聖主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郢中三詠:郢中,古代楚國的都城,在今湖北省江陵縣附近。三詠,指三首詩歌。
  • 曾中丞: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
  • 秦中:指陝西一帶,古稱秦地。
  • 使節:古代使者所持的符節,代表國家出使。
  • 漢上:指漢水流域,這裡泛指湖北一帶。
  • 文園:指文人雅士的居所。
  • 散帙:打開書帙,指讀書。
  • 欹枕:斜靠在枕頭上。
  • 杜門:閉門不出。
  • 京嶺:指京城附近的山區。
  • 石城:指堅固的城池。
  • 南燻奏:南燻,古代傳說中的音樂,能使人心情愉悅。奏,縯奏。
  • 聖主恩:指皇帝的恩典。

繙譯

在秦中還持有使節的榮耀,漢水之上臥於文人的園林。 打開書卷便斜靠在枕頭上,看山景足不出戶閉門謝客。 書籍藏於京城附近的嶺上,劍倚在堅固的石城之中。 知道有南燻音樂的縯奏,長歌頌敭聖主的恩典。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文人在其讀書樓中的生活情景,表達了對文學和自然的熱愛,以及對皇帝恩典的感激。詩中“秦中還使節,漢上臥文園”展現了詩人的身份與地位,而“散帙便欹枕,看山足杜門”則生動地描繪了其閑適的讀書生活。結尾的“知有南燻奏,長歌聖主恩”則表達了對皇帝的忠誠與感激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理想與情感寄托。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