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同方明府尊經閣課諸生

皁蓋行春一騎回,翩翩衿佩待君來。 壁池水繞朱琴淨,書閣風迎絳帳開。 天祿五經尋故事,明堂三禮待雄才。 競看桃李生新色,燕谷誰知玉律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皂蓋:古代官員出行時所用的黑色車蓋。
  • 行春:指春天出行。
  • 衿珮:指學子,因古代學子常珮戴的裝飾品。
  • 壁池:指學校中的水池,象征學問的源泉。
  • 硃琴:紅色的琴,象征高雅的文化。
  • 絳帳:紅色的帳幕,常用來指代學府或講學的地方。
  • 天祿:指天賜的福祿,這裡指學問。
  •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這裡指重要的學術場所。
  • 三禮:指《周禮》、《儀禮》、《禮記》三部儒家經典。
  • 燕穀:指燕地的山穀,這裡泛指偏遠之地。
  • 玉律:指美妙的音樂或法則,這裡指教育的重要性。

繙譯

春天的官員騎馬歸來,學子們翩翩起舞等待他的到來。 學校的水池環繞著紅色的琴,書閣的風吹開了紅色的帳幕。 天賜的學問中尋找古老的故事,重要的學術場所等待著傑出的人才。 大家都在看桃李花開的新景象,偏遠之地誰知道教育的緊迫性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裡學府的景象,通過“皂蓋”、“衿珮”、“壁池”、“硃琴”等意象,展現了學子的期待和學府的莊嚴。詩中“天祿五經尋故事,明堂三禮待雄才”表達了對於學問傳承和人才培育的重眡。結尾的“燕穀誰知玉律催”則暗含了對教育普及的渴望和對偏遠地區教育狀況的關切。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學問和教育的熱愛與推崇。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