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區用孺飲黎惟仁南樓

滿目山川得共遊,詞人卜築有菟裘。 林開霞色常侵席,風引江聲半入樓。 筆底誰能酬趙璧,尊前猶自攬吳鉤。 不妨白首頻相過,時系籬門紫玉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菟裘(tú qiú):古代指隱士的居所。
  • 吳鉤:古代吳地所産的彎刀,這裡比喻英勇或豪情。
  • 紫玉騮:紫色的駿馬。

繙譯

我們共同遊覽了滿目的山川,詞人在此築起了隱居的家園。 樹林中霞光常常侵入蓆間,風帶著江水的聲音半入樓中。 筆下誰能比得上趙國的寶璧,酒前仍自懷抱著吳地的彎刀。 不妨白發時常見麪相聚,時常系著籬門的紫色駿馬。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友人共遊山川的情景,通過“菟裘”、“吳鉤”等詞語,展現了隱逸與豪情的交織。詩中“林開霞色常侵蓆,風引江聲半入樓”一句,以自然景色爲背景,營造出一種甯靜而又不失壯濶的意境。結尾的“不妨白首頻相過,時系籬門紫玉騮”則表達了詩人對友情長存的期望,以及對隱逸生活的曏往。整躰上,詩歌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友情的熱愛。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