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泛舟登海上臺觀競渡得峯字

西望湘靈上小?,涉江因得采芙蓉。 橈前濤白將千里,瑟裏雲青第幾峯。 蕭颯羽飛猶似鶻,參差鱗起半成龍。 滄洲不是昆明日,徙倚何妨聽暮鍾。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湘靈:指湘水之神。
  • 小?(xiǎo zhōu):小舟。
  • 涉江:渡過江河。
  • 採芙蓉:採摘荷花,出自《楚辭·離騷》。
  • (ráo):船槳。
  • :古代的一種絃樂器。
  • 蕭颯:形容風聲。
  • 羽飛:指鳥飛。
  • (hú):一種猛禽。
  • 參差:不齊的樣子。
  • 鱗起:形容波紋如魚鱗般層層疊起。
  • 滄洲:指水邊之地,這裏指海上。
  • 昆明:指昆明池,古代皇家園林中的池塘。
  • 徙倚:徘徊,流連。

翻譯

向西望去,湘水之神駕着小舟,渡江時採摘荷花。船槳劃過,波濤千里,瑟聲中雲彩青翠,不知是第幾峯。風聲蕭颯,鳥兒飛翔,彷彿猛鶻一般,波紋參差,半似龍形。這裏不是昆明池的景象,徘徊流連,不妨聽聽暮鍾。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午日泛舟登臺觀競渡的情景,通過「湘靈」、「採芙蓉」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詩中「橈前濤白將千里」和「瑟裏雲青第幾峯」兩句,以壯闊的江景和悠揚的瑟聲相結合,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讚歎。後文通過「蕭颯羽飛」和「參差鱗起」等生動描繪,進一步增強了詩歌的畫面感。結尾處「滄洲不是昆明日,徙倚何妨聽暮鍾」則表達了詩人對寧靜生活的嚮往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感悟。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