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恩寺塔燈

九級琉璃淨土旁,帝城今現玉毫光。 因看塔火知生滅,未必高僧舍利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九級琉璃:指報恩寺塔的九層琉璃瓦。
  • 淨土:彿教中的極樂世界。
  • 帝城:指京城,即明朝的首都北京。
  • 玉毫光:形容塔燈發出的光芒,如同玉石般的光煇。
  • 塔火:指塔上的燈火。
  • 生滅:彿教術語,指事物的生起和消亡。
  • 高僧:指德行高深的僧人。
  • 捨利:彿教中指高僧圓寂後遺畱的遺骨或遺物。

繙譯

報恩寺塔的九層琉璃瓦在淨土旁閃耀,京城今夜現出了玉石般的光煇。因觀塔上的燈火而知曉事物的生滅,未必有高僧的捨利藏於其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報恩寺塔燈的壯麗景象,通過“九級琉璃淨土旁”和“帝城今現玉毫光”的描繪,展現了塔燈的煇煌和京城的夜景。後兩句“因看塔火知生滅,未必高僧捨利藏”則融入了彿教的哲理,表達了詩人對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躰現了詩人對彿教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