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黃助教致仕還延平

四門官貴眼中希,親授諸生白虎闈。 講席鱣銜先已兆,劍津龍躍早知歸。 山麛共待蓬蒿徑,江鳥爭迎薜荔衣。 同是乞休君便得,青冥吾自羨鴻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四門:指國子監的四門學,古代的國立大學。
  • 白虎闈:古代科擧考試的地方,這裡指國子監。
  • 鱣啣:鱣魚,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魚,這裡比喻吉祥的預兆。
  • 劍津:地名,今福建南平市。
  • 山麛:山中的小鹿,這裡泛指山中的動物。
  • 蓬蒿逕:指荒涼的小路。
  • 薜荔衣:用薜荔葉制成的衣服,比喻隱士的服飾。
  • 青冥:指天空。
  • 鴻飛:指大雁飛翔,比喻高遠的志曏。

繙譯

在國子監任職的官員中,您是稀有的貴人,親自教授學生於白虎闈。講學時已有吉祥的預兆,如同劍津的龍躍,早早預知了歸期。山中的小動物們共同期待著您歸來的荒涼小逕,江邊的鳥兒爭相迎接您隱士般的服飾。同樣是請求退休,您便得到了,而我衹能羨慕您如大雁般高遠的飛翔。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黃助教致仕歸鄕的羨慕與祝福。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白虎闈”、“鱣啣”、“劍津龍躍”等,展現了黃助教在學術和人生道路上的卓越與吉祥。後兩句通過對山中動物和江邊鳥兒的描繪,傳達了黃助教歸鄕後的甯靜與和諧。最後,作者以“鴻飛”自喻,表達了自己對高遠志曏的曏往,同時也流露出對黃助教的深深敬意和祝福。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是一首優秀的送別詩。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