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戚少保

貂冕臨戎慷慨多,朝廷南顧更如何。 齊中兵法尊司馬,海上樓船待伏波。 蓮萼純鉤衝鬥出,桃花探騎蹴霜過。 軍前吹笛門生幾,誰似陰山敕勒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貂冕:指高官的服飾,這裏指戚繼光。
  • 臨戎:面對敵人,指指揮作戰。
  • 慷慨:情緒激昂。
  • 南顧:指朝廷對南方的關注。
  • 兵法:軍事策略。
  • 司馬:指《司馬法》,古代兵書。
  • 樓船:大型戰船。
  • 伏波:指伏波將軍,古代將軍稱號,這裏指戚繼光。
  • 蓮萼純鉤:指寶劍,蓮萼形容劍柄,純鉤形容劍身。
  • 衝鬥:衝向星斗,形容劍的鋒利。
  • 探騎:偵察騎兵。
  • 蹴霜:踏霜而行,形容騎兵行動迅速。
  • 吹笛:指軍中的音樂,這裏指軍中的生活。
  • 門生:學生,弟子。
  • 陰山:古代山名,這裏指邊疆。
  • 敕勒歌:古代北方民族的歌曲,這裏指邊疆的歌曲。

翻譯

戚繼光身着高官服飾,指揮作戰時情緒激昂,朝廷對南方的關注更加強烈。他遵循《司馬法》的兵法,海上大型戰船等待着伏波將軍的指揮。他的寶劍鋒利無比,偵察騎兵行動迅速。軍中的生活有音樂相伴,他的學生中,誰能像他一樣在邊疆唱起敕勒歌。

賞析

這首詩讚頌了戚繼光的軍事才能和邊疆生活的情感。通過描繪戚繼光在戰場上的英勇和軍中的生活,展現了他的領導力和對邊疆的深厚情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軍事術語和生動的意象,如「貂冕」、「樓船」、「蓮萼純鉤」等,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整體上,這首詩既是對戚繼光的讚美,也是對邊疆生活的深刻描繪。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