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開龍池雅社李裕德邀集

東田社裏是精廬,石上龍池一鏡虛。 洗屐滄波曾亦足,杖藜名嶽更何如。 赤岡路引茅茨遠,紅板橋通橘柚疏。 自可雙林修淨土,爲椷蓮藏貝多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東田社:指詩中提到的雅社所在地。
  • 精廬:指精心建造的居所或學舍。
  • 龍池:指新開的池塘。
  • 洗屐:洗鞋,這裏指隱居生活。
  • 杖藜:拄着藜杖,指行走。
  • 赤岡:紅色的山岡。
  • 茅茨:茅草屋頂,指簡樸的居所。
  • 紅板橋:紅色的木板橋。
  • 橘柚:指橘子和柚子樹。
  • 雙林:指佛教中的雙林樹,這裏指修行之地。
  • 淨土:佛教中的清淨之地。
  • :封存。
  • 蓮藏:指佛教經典。
  • 貝多書:指佛教經典。

翻譯

在東田社的精廬裏,石上的龍池像一面虛幻的鏡子。洗鞋的滄波曾經也足夠,拄着藜杖在名嶽行走又如何。紅色的山岡路引向遠處的茅茨,紅色的木板橋通向稀疏的橘柚樹。自然可以在雙林修淨土,爲了封存蓮藏的貝多書。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新開龍池雅社的景象,通過對精廬、龍池、赤岡路、紅板橋等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雅社的寧靜與美麗。詩中「洗屐滄波曾亦足,杖藜名嶽更何如」一句,表達了隱居生活的滿足和對名山大川的嚮往。最後,通過「自可雙林修淨土,爲椷蓮藏貝多書」表達了詩人對佛教修行的嚮往和對佛教經典的珍視。整體上,這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宗教的熱愛。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