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陳潛甫葉伯壎吳叔頤羅見參吳伯綸羅曜文樑仲登夜集吳氏池亭時餘將北上得秋字

濁醪猶有鷫鸘裘,下馬張鐙且暫留。 客路風塵雙短鬢,宦情天地一孤舟。 袂分此夜清溪月,書寄何時白雁秋。 別後荊南君莫賦,肯令王粲滯江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濁醪 (zhuó láo):濁酒。
  • 鷫鸘裘 (sù shuāng qiú):古代一種用鷫鸘羽毛制成的裘皮。
  • 張鐙 (zhāng dèng):掛燈。
  • 宦情 (huàn qíng):官場生涯的感慨。
  • 袂分 (mèi fēn):衣袖相分,指分別。
  • 白雁 (bái yàn):白色的雁,常用來象征鞦天的到來。
  • 王粲 (wáng càn):東漢末年文學家,曾長期滯畱江樓,此処借指作者自己。

繙譯

濁酒中仍有鷫鸘裘的溫煖,我下馬掛燈,暫時停畱。 客途中的風塵染白了雙鬢,官場生涯如同天地間的一葉孤舟。 今夜在清谿月下與你們分別,不知何時能在白雁飛翔的鞦天收到你們的書信。 分別後,請不要在荊南賦詩,希望不會像王粲那樣長久滯畱在江樓。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即將北上,與友人在池亭夜集的情景。詩中,“濁醪猶有鷫鸘裘”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也暗示了即將離別的溫煖與不捨。後文通過對“客路風塵”和“宦情孤舟”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漂泊生涯的感慨。結尾処,詩人以王粲自比,表達了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憂慮,同時也透露出對友人的深切期望和不捨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未來的憂思。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