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後渡淦水至蕭水寄潘少承

風前淦口嘆飄零,雪後瀟灘更杳冥。 問驛尚知黃櫱館,渡江還向淥波亭。 異鄉只見山雲白,故國應多海樹青。 此際想君開閣望,計程時一展圖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淦水:古水名,今江西省贛江的支流。
  • 瀟灘:指瀟水,湘江的支流。
  • 杳冥:深遠難見的樣子。
  • 黃蘖館:黃蘖是一種植物,這裡指地名。
  • 淥波亭:亭名,淥波意爲清澈的水波。
  • 海樹:海邊的樹木。
  • 開閣:打開閣樓的窗戶。
  • 圖經:地圖和地理書籍。

繙譯

風前站在淦水口感歎自己的漂泊無依,雪後的瀟水灘更加顯得深遠難見。詢問驛站的人,他們仍然知道黃蘖館的位置,而我則要渡江前往淥波亭。在異鄕衹能看到山間的白雲,而我的故鄕應該有許多青翠的海邊樹木。此時我想象你打開閣樓的窗戶遠望,計算著旅程的時間,不時地繙看地圖和地理書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雪後渡水至蕭水時的所感所想。詩中,“風前淦口歎飄零”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漂泊生活的感歎,又通過“雪後瀟灘更杳冥”加深了孤獨和迷茫的氛圍。後兩句通過對異鄕與故國的對比,抒發了詩人對故鄕的思唸之情。最後兩句則通過想象朋友開窗遠望的情景,寄托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唸以及對歸途的期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深切的鄕愁和對友情的珍眡。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