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搴(qiān)蘿:攀援藤蘿。
- 憩(qì):休息。
- 磬(qìng):佛教法器,形狀像鉢,用銅製成,可敲打出聲音。
- 湫(qiū):水池。
- 蘚(xiǎn):苔蘚植物的一綱,屬於這一綱的植物,莖和葉都很小,綠色,沒有根,生在陰溼的地方。
翻譯
我撥開雲霧登上險峻的山谷,攀援着藤蘿在石門前休息。 從上方傳來孤獨的磬聲,使我的心靈得到澄清。 長滿苔蘚的牆壁,古風煙韻,龍湫水池在霧雨中顯得昏暗。 摩挲着苔蘚,上面的銘文難以辨認,打開金石,遺蹟仍然存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攀登金山寺的所見所感。詩中,詩人通過「披雲」「躋絕壑」「搴蘿」等動作,生動地展現了登山的艱難和自己的執着。「上方孤磬發,令我澄心魂」,以磬聲淨化心靈,表現出寺廟的寧靜與莊嚴對人的心靈的影響。「苔壁風煙古,龍湫霧雨昏」,通過描寫苔蘚滿布的牆壁和風煙古舊的氛圍,以及龍湫在霧雨中的昏暗景象,營造出一種神祕而古老的意境。最後,「摩蘚銘難辨,開金跡尚存」,則是對歷史遺蹟的描繪,體現出歲月的滄桑。整首詩意境幽深,語言簡練,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相結合,表達了詩人對金山寺的敬仰和對歷史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