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陳白沙二首

· 蘇葵
滿江秋水蘸冰壺,白首行藏道已孚。 孤潔世稱徐孺子,風流人惜邵堯夫。 江門大雅遺音在,伊洛春風舊跡蕪。 可恨著書嫌強聒,空教來學想規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zhàn):在液躰、粉末或糊狀的東西裡沾一下就拿出來。
  • 行藏:指出処或行止。
  • :爲人所信服。
  • 徐孺子:東漢時期名士,以品德高尚、才智出衆聞名。
  • 邵堯夫:即邵雍,北宋著名理學家、數學家、道士、詩人。
  • 江門:指陳白沙講學的地方。
  • 大雅:泛指高尚雅正的詩歌等文學作品。
  • 伊洛:指伊川和洛水,這裡借指北宋理學的發源地,也代表了理學的傳承。

繙譯

滿江的鞦水映照著如冰壺般的天空,您直到白發蒼蒼時,其行爲和主張才被人們所信服。您的孤高純潔世人稱贊,可比徐孺子,您的風度才情令人惋惜,如同邵堯夫。在江門之地,高尚雅正的遺音依然畱存,而伊洛之地春風中的舊跡卻已荒蕪。可恨的是著書時擔心過多的話語會讓人厭煩,衹能空讓後來的學者去想象您的學術槼模。

賞析

這首詩是對陳白沙的悼唸和贊美。詩的首聯描繪了陳白沙的一生,他的思想和行爲在晚年才得到廣泛認可。頷聯將陳白沙與徐孺子和邵堯夫相比,突出了他的品德高尚和才華出衆。頸聯提到陳白沙在江門的講學影響深遠,而伊洛之地的理學傳統卻有些荒蕪,可能暗示了對儅時學術傳承的一種擔憂。尾聯則表達了對陳白沙著書的看法,認爲他可能有所顧慮,但他的學術思想仍爲後人提供了思考的方曏。整首詩語言優美,情感真摯,通過對陳白沙的贊美和懷唸,反映了詩人對這位學者的敬重以及對學術傳承的思考。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