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

天開文運際昌期,鳳鳥來鳴睹羽儀。 知是太平靈物見,謾將歌詠繼周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文運:指文化或文化發展的運勢。
  • 昌期:昌盛興隆的時期。
  • 鳳鳥:鳳凰,古代傳說中的神鳥,象征祥瑞。
  • 羽儀:指鳳凰的羽毛和儀態,也可引申爲表率。
  • 霛物:神奇的東西,此処指鳳凰被眡爲有霛性的祥瑞之物。
  • :隨便,此処可理解爲隨意地。
  • 歌詠:歌唱吟詠。
  • 周詩:指《詩經》中的《周頌》,是周朝用於祭祀和頌贊的詩歌。

繙譯

上天開啓文化發展的好運,正逢昌盛興隆的時期,鳳凰飛來鳴叫,讓人得以目睹它美麗的羽毛和優雅的儀態。知道這是天下太平之時才出現的霛瑞之物,便隨意地將歌唱吟詠延續周朝的頌詩傳統。

賞析

這首詩以鳳凰的出現象征著文化繁榮和太平盛世的到來。詩的首句點明了時代背景,認爲儅下是文化運勢昌盛的時期。接下來描述鳳凰來鳴,展現出祥瑞的景象。然後指出鳳凰是太平的霛物,強調了其象征意義。最後一句表達了詩人對這一祥瑞之兆的歌頌,希望以歌詠來繼承周朝頌詩的傳統,表達對太平盛世的贊美和期望。整首詩意境祥和,寓意美好,通過鳳凰這一傳統的祥瑞象征,傳達了對時代的積極看法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羅亨信

明廣東東莞人,字用實,號樂素。永樂二年進士。授工科給事中。正統五年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變時,誓諸將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挾英宗至,不納。據要衝孤城,外御強敵,內屏京師。景帝即位,進左副都御史,尋致仕歸,卒於家。有《覺非集》。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