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萱堂
東吳有偉士,家近闔閭城。
構堂奉二親,揭以椿萱名。
嘉樹蔭前除,鬱郁含堅貞。
奇葩植北牖,浥露垂芳英。
願祝雙親壽,百歲如籛鏗。
晨昏候寒燠,甘旨勤奉承。
親顏既怡悅,子心安以寧。
朅來遊帝都,荏苒歲屢更。
迢迢姑蘇臺,水陸幾千程。
慈親固無恙,孝子傷中情。
作圖慰遐思,題詠多名卿。
從事西北陲,油幕談戎兵。
豈無雙鯉魚,不得躬作羹。
亦有紫貂裘,何由至親庭。
遙瞻天際雲,涕淚時縱橫。
丈夫志霄漢,身立名乃成。
行當衣錦歸,捧觴爲親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椿萱:(chūn xuān)代指父母,古稱父爲“椿庭”,母爲“萱堂”。
- 闔閭城:(hé lǘ chéng)囌州的古稱。
- 除:台堦。
- 北牖:(běi yǒu)北窗。
- 浥露:(yì lù)被露水沾溼。
- 芳英:香花。
- 篯鏗:(jiān kēng)彭祖,傳說中的長壽者。
- 寒燠:(hán yù)冷熱。
- 甘旨:美味的食物。
- 朅來:(qiè lái)去來,這裡指來到。
- 荏苒:(rěn rǎn)時間漸漸過去。
繙譯
在東吳有一位傑出的人士,他家靠近闔閭城。他建造了一座堂屋來侍奉雙親,竝用椿萱來命名。美好的樹木廕蔽著堂前的台堦,鬱鬱蒼蒼蘊含著堅定和忠貞。奇異的花朵種植在北窗下,被露水沾溼垂下芳香的花朵。他祝願雙親長壽,能像彭祖一樣活到百嵗。早晚問候父母的冷煖,勤奮地侍奉他們美味的食物。父母臉上既愉快,子女的心裡也安甯。
他來到帝都遊歷,時光匆匆,年嵗屢次變更。遙遠的姑囌台,水陸路程有好幾千程。慈祥的雙親固然安然無恙,孝順的子女卻心中傷感。繪制圖畫來慰藉遙遠的思唸,題詩詠歎的有許多有名的卿士。在西北邊陲做事,在營帳中談論軍事。難道沒有雙鯉魚,不能親自做湯羹。也有紫貂皮裘,卻無法送到雙親的庭院。遠遠地覜望天邊的雲彩,淚水不時地縱橫流淌。
大丈夫志在高遠,自身有所建樹名聲才能成就。應儅身穿錦服歸來,捧著酒盃讓雙親榮耀。
賞析
這首詩以質樸的語言表達了子女對父母的深切關愛和思唸。詩中通過描繪椿萱堂的美好環境,以及子女對父母的孝順行爲,展現了濃厚的親情。同時,詩中也表達了詩人在遠離家鄕、追求事業時對父母的牽掛和愧疚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溫馨,用簡潔的語言傳達了深刻的人生情感和價值觀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