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陳太守所贈韻自遣

昔年爲學莫參回,肯羨淵明歸去來。 金榜題名聯二甲,黃門忝職近三臺。 經綸濟世誠何補,獻納塗歸愧不才。 越自謫居江海遠,幾回飛夢上金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參回:shēn huí,意思是曾參和顏回,兩人都是孔子的弟子,這裏引申爲反覆思考、猶豫不決。
  • 忝職:tiǎn zhí,謙詞,指愧居其職。
  • 三臺:漢代對尚書、御史、謁者的總稱,這裏泛指高官。
  • 經綸濟世:指具有治理國家,經世濟民的才能。
  • 獻納塗歸:向朝廷進獻忠言並回歸。

翻譯

過去做學問時從不猶豫不決,心羨陶淵明的歸隱生活與灑脫態度。我科舉考試金榜題名,位列二甲,在朝中擔任官職,接近高位。用治國的才能來救世,可又覺得自己所做的實在微不足道,向朝廷進獻忠言後回去,慚愧自己沒什麼才能。自從被貶謫到遙遠的江海之地,好幾次在夢中回到朝廷所在的金臺。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羅亨信對自己人生經歷和心境的表達。詩的首聯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求學時堅定態度的回憶,以及對陶淵明歸隱生活的嚮往,體現出一種超脫的心境。頷聯敘述了自己科舉高中並擔任官職的經歷,雖有一定成就,但語氣中透露出謙遜。頸聯則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經世濟民的作用的反思,認爲自己的努力或許成效不大,同時也對自己的才能表示了謙虛。尾聯提到被貶謫到遠方,只能在夢中回到朝廷,流露出對過去官場生活的懷念和對現狀的無奈。整首詩情感複雜,既有對過去的回憶和反思,也有對現實的感慨,語言簡練,意境深遠。

羅亨信

明廣東東莞人,字用實,號樂素。永樂二年進士。授工科給事中。正統五年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變時,誓諸將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挾英宗至,不納。據要衝孤城,外御強敵,內屏京師。景帝即位,進左副都御史,尋致仕歸,卒於家。有《覺非集》。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