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劉汝弼東源小隱圖

東源山水好,聞說似終南。 種黍都爲酒,誅茅小作庵。 過門人問字,看竹客停驂。 亦有幽棲意,遲歸我獨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終南:即終南山,在陝西境內,是著名的隱居之地。
  • (shǔ):一種農作物,北方通稱「黃米」。
  • 誅茅:芟除茅草,引申爲結廬安居。
  • (ān):圓形草屋。
  • 問字:指求教學問。
  • (cān):駕車的馬。

翻譯

東源的山水美好,聽說好似終南山一般。在那裏種植黍米都是爲了釀成美酒,割除茅草來建造小小的草屋。路過的人前來請教學問,觀賞竹子的客人停下馬車。我也有隱居的心意,只是遲遲未歸,我獨自感到慚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東源小隱圖所呈現的美好景象以及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的首句讚美東源山水之美,將其與著名的隱居之地終南山相媲美。接下來描述了在東源的生活,種黍釀酒、誅茅作庵,展現出一種寧靜、自在的生活方式。「過門人問字,看竹客停驂」則進一步烘托出此地的文化氛圍和自然魅力,吸引着人們前來。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這種隱居生活的渴望,同時也爲自己未能早日實現這種生活而感到慚愧。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潔,表達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對現實的些許無奈。

蘇伯衡

元明間浙江金華人,字平仲,友龍子。博涉羣籍,文詞蔚贍有法,以善古文聞名於時。元末貢於鄉,洪武間入禮賢館,爲國子學錄,遷學正,擢翰林編修。十年,宋濂薦以自代,以疾力辭。二十一年聘主會試,尋爲處州教授。以表箋忤旨下獄死。二子救父並被刑,士論惜之。有《蘇平仲集》存世。 ► 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