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甲子春作

轉覺成幽趣,生涯到處閒。 溪雲分半榻,野鶴共三間。 門向疏疏竹,窗臨淺淺山。 客仍頻遠過,差不厭癡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轉覺:漸漸覺得。
  • 幽趣:幽靜的趣味。
  • (tà):狹長而較矮的牀,亦泛指牀。
  • 疏疏:稀疏的樣子。
  • 淺淺(jiān jiān):形容水流輕緩的樣子,這裡用來形容山的平緩。

繙譯

漸漸地覺得這裡充滿了幽靜的趣味,生活的每一処都顯得悠閑自在。 谿上的雲霧倣彿分得了我半張牀榻,野鶴與我共同居住在這三間屋捨之中。 門對著稀疏的竹子,窗戶臨近著緩緩流淌谿水的平緩山巒。 客人仍然頻繁地從遠方來拜訪,大概是不嫌棄我這癡頑之人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移居後的閑適生活和甯靜的心境。首聯表達了詩人對新環境的感受,覺得這裡充滿了幽趣,生活也變得悠閑。頷聯通過“谿雲”和“野鶴”的描寫,展現出一種與自然和諧共処的景象。頸聯描寫了門外的疏竹和臨窗的淺山,進一步烘托出環境的清幽。尾聯則表現了詩人的好客,以及朋友對他的接納和包容,同時也反映出詩人的隨和與坦然。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優美,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和對甯靜心境的追求。

釋古易

古易,字別行。番禺子。俗姓崔。族本儒家,與從父廣慈大師同師天然老和尚。逮終養後,挈其婦與一女一子相繼稟具。初爲雷峯殿主,遷典客,尋掌書記。尊禮旋庵湛公,恩如父子。臨化以手枕臥,順適而終。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