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玉山倥侗生紫鳳曲

· 蘇平
銀蟾帖天流素光,玉峯仙人吹紫凰。 紫凰離羣發孤嘯,思入寒雲悲怨長。 餘音嘶風崖石裂,梅花飛春墮香雪。 馮夷宮中龍夜愁,鮫人學語聲幽修。 江波淡淡寒不流,七十二峯凝暮秋。 急管繁弦不須數,轉羽移商調尤古。 空山野人踏哮虎,隔竹江妃泣秋雨。 有時無聲似有聲,欲與綵鳳相和鳴。 秦王女兒去不返,碧海三山夢魂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銀蟾(yín chán):月亮的別稱。
  • 帖天:貼近天空。
  • 素光:潔白明亮的光輝。
  • 玉峯仙人:在玉峯上的仙人。
  • 紫凰:紫色的鳳凰。
  • 孤嘯:獨自長嘯。
  • 寒雲:寒冷的雲彩。
  • 餘音:音樂演奏後好像還留在耳邊的聲音。
  • 嘶風:(馬)迎風嘶叫。形容聲音淒厲。
  • 崖石:山崖的石頭。
  • 馮夷:傳說中的黃河之神,即河伯。
  • 鮫人:神話傳說中的人魚。
  • 幽修:幽靜深遠。
  • 七十二峯:這裏指很多山峯。

翻譯

月亮貼着天空灑下潔白的光輝,玉峯上的仙人吹奏着紫色的鳳凰。 紫鳳凰離開羣體獨自發出長嘯,思緒進入寒冷的雲彩中,充滿悲傷和哀怨。 那餘音像風在嘶叫,使崖石崩裂,梅花像飛舞的春天花瓣紛紛飄落,如同香雪一般。 馮夷宮中的龍在夜裏憂愁,鮫人學習說話的聲音幽靜深遠。 江波淡淡的,寒冷得似乎不再流動,衆多的山峯在暮秋中凝結。 急促的管樂和繁複的絃樂不需多說,轉變音調,曲調尤其古樸。 空曠的山野中有人像踩住咆哮的老虎,隔着竹林,江妃哭泣着,像秋雨般悲涼。 有時沒有聲音卻又好似有聲音,想要和彩色的鳳凰相互應和鳴叫。 秦王的女兒離去後不再回來,在碧海三山中的夢魂也已斷裂。

賞析

這首詩充滿了神祕和奇幻的色彩。詩中通過描繪月亮、仙人、紫凰、餘音、崖石、梅花、馮夷、鮫人、江波、山峯等諸多意象,營造出一種空靈、悠遠、哀怨的意境。

詩的開頭,以銀蟾流素光和玉峯仙人吹紫凰的畫面,展現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景象。紫凰的孤嘯和思入寒雲,表達了深深的悲怨之情。餘音嘶風崖石裂和梅花飛春墮香雪的描寫,極具想象力和感染力,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聽覺衝擊。

詩中還提到了馮夷宮中的龍夜愁和鮫人學語聲幽修,以及江波淡淡、七十二峯凝暮秋等景象,進一步烘托出一種幽靜、神祕的氛圍。急管繁弦的音樂描寫和空山野人、隔竹江妃的形象,使詩歌的意境更加豐富多樣。

最後,詩中提到秦王女兒去不返和碧海三山夢魂斷,增添了一絲悵惘和失落之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象豐富,韻律和諧,給人以美的享受。

蘇平

明浙江海寧人,字秉衡,號雪溪。永樂中舉賢良方正,不就。工詩,少時作《繡鞋》詩,人呼爲“蘇繡鞋”。論詩甚嚴。景泰中,與弟正遊京師,與劉溥、湯胤績等常相唱和,稱景泰十才子。著有《雪溪漁唱》。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