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搆(gòu):同“搆”,建造。
- 經始:開始營建。
- 武:古代以六尺爲步,半步爲武。
- 幽賞:幽雅的景致,指訢賞到的美景。
- 孤尊:一尊酒,孤獨地飲酒。
- 歗吟:長歗吟詠。
- 蕭疏:稀疏、寂寞冷清。
- 籟(lài):從孔穴中發出的聲音,泛指聲響。
- 宓(fú)子琴:宓子賤,春鞦時魯國人,孔子的學生,曾爲單父宰。他善於彈琴,治理地方時,身不下堂,鳴琴而治,將單父治理得很好。後人以“宓子琴”來稱頌地方官善於理政。
繙譯
建造小亭開始的那天,就種下的竹子已經長得十分茂盛。 幾步之內藏著幽雅的景致,獨自拿著酒壺在這裡長歗吟詠。 竹子稀疏,月光在其間搖曳;竹葉蒼翠,覆蓋著屋簷下的隂影。 偶然坐在這裡聽輕微的聲響,這情境比得上宓子賤彈琴理政時的美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幽靜而美好的場景。詩人通過描寫小亭邊種滿的森森翠竹,營造出一種清幽的氛圍。“數武藏幽賞,孤尊與歗吟”,表現出詩人在這小天地中獨自享受美景,飲酒長歗吟詠的愜意。“蕭疏搖月影,蒼翠覆簷隂”,細膩地描繪了竹子在月光下的搖曳之態和其蒼翠的枝葉覆蓋屋簷的景象,富有美感。最後,詩人以“偶坐聽微籟,何如宓子琴”作結,將這甯靜的氛圍與宓子賤彈琴理政的美好相媲美,表達了對這種清幽環境的喜愛和對閑適生活的追求。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清新,讓人感受到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甯靜生活的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