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中即事二首

根躁地易囂,巖壑亦吾擾。 而況人世間,足跡滋紛蹻。 閉門即深山,溪煙結幽杳。 映階苔色靜,壓檻露氣曉。 仰看檐前樹,桂花香未了。 感此塵勞心,因之謝歸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xiāo):喧譁。
  • 紛蹻(jiǎo):紛亂,衆多而雜沓的樣子。
  • (yǎo):深遠,幽暗。

翻譯

我的內心躁動時,所處之地也容易變得喧鬧,就連山林溝壑也會對我形成干擾。何況在這人世間,人們的足跡紛繁雜亂。關閉房門,此地便如深山,溪邊的煙霧凝結,營造出幽深的氛圍。映照臺階的苔蘚顏色靜謐,壓着欄杆的露水帶着清晨的氣息。仰頭觀看屋檐前的樹木,桂花香還未消散。有感於此,我的內心被塵世的紛擾所困擾,因此感謝那歸巢的鳥兒。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紛擾的厭倦和對寧靜的嚮往。詩的前兩句表達了內心的躁動會影響對環境的感受,強調了心態的重要性。接着,詩人通過對比人世間的紛擾和自己所處之地的寧靜,突出了對寧靜的渴望。後面幾句通過對周圍環境的細膩描寫,如溪邊的煙霧、臺階的苔蘚、欄杆的露水、屋檐前的樹和桂花的香氣,營造出一種幽靜、清新的氛圍,進一步表達了詩人對這種寧靜環境的喜愛。最後,詩人感慨塵世的勞累,借歸鳥表達了對自由和寧靜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給人以寧靜、超脫的感覺。

羅萬傑

羅萬傑,字貞卿,號庸庵。揭陽人。明思宗崇禎七年(一六三四)進士。初官行人,兩奉使冊封吉、荊二藩。十三年,召對,給筆札,問修練儲備四事,侃侃陳利弊,切中時艱,擢吏部主事,轉驗封員外郎。冢宰鄭三俊澄清吏政,力薦其誠實不阿,破格畀以選事,在職一年,丁內艱歸。值歲祲,倡富戶出谷平糶,全活甚衆。甲申之變,會南都迎立,徵拜副都御史。聞馬士英、阮大鋮用權,辭不出,矢志巖壑,結廬於埔陽之雙髻峯,草衣蔬食,與樵牧高僧爲侶。林居三十年,足跡不入城市。晚號樵子,鄉人私諡曰文節先生。有《瞻六堂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傳。 ► 2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