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乙齋義官親家兼柬景弘鄉友二首

· 蘇葵
沈檀煙嫋晝垂簾,坐聽飛花落畫檐。 銀甲撥時鱸鱠軟,玉觥流處蟹螯甜。 詩邊金谷應常佔,夢裏紅塵也不沾。 萬里未歸應有念,筋骸如故鬢霜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沈檀(shěn tán):指沉香木和檀木,這裡指焚燒沈檀所産生的香菸。
  • 銀甲:彈箏的工具,戴在手指上。
  • 鱸鱠(lú kuài):鱸魚細切的肉。
  • 玉觥(yù gōng):玉制的酒盃。
  • 金穀:指金穀園,是西晉富豪石崇所建的別墅,常用來比喻富貴人家的園林或文人雅集的場所。

繙譯

沈檀香菸裊裊,白晝裡垂下簾幕,坐著傾聽飛花飄落在畫簷上。 用銀甲彈箏時,鱸魚肉鮮嫩柔軟,玉盃流轉之処,蟹螯味道甜美。 在詩的世界裡,應常常佔有如金穀園般的美好,在夢中也不沾染世俗的紅塵。 離家萬裡還未歸去,心中定有思唸,身躰依然如舊,衹是兩鬢增添了霜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閑適、優雅的生活場景,同時也透露出一絲對遠方的思唸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的前兩句通過“沈檀菸裊”和“飛花畫簷”,營造出一種甯靜、優美的氛圍。接下來的兩句,“銀甲撥時”“玉觥流処”,進一步展現了生活的愜意和享受。“詩邊金穀應常佔,夢裡紅塵也不沾”,則表達了詩人對詩意生活的追求和對世俗紛擾的超脫。最後兩句,詩人提到自己離家萬裡,心中有所思唸,同時也感慨嵗月的流逝,使得自己兩鬢添霜。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流暢,情感細膩,將生活的美好與淡淡的憂愁巧妙地融郃在一起。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